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35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李明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他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突然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他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他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李明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王朋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两个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_____;
则盐酸过量
如果_____;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___。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李明同学所做实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5)李明同学所做的实验的微观粒子间的反应可以用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离子

2.计算题(共1题)

2.
我县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取2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如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杂质加热不分解),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16.48g。

方案二:另取2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8.36g。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3.单选题(共13题)

3.
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B.
C.D.
4.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质量/g
16
4
x
24
 
A.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甲、乙两种物质间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4
D. 乙、丁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5
5.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变
B.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C.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
D.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也一定是有机物
6.
2017年3·15晚会的主题是“用责任汇聚诚信的力量”,曝光了日本“核污染区”的食品惊现中国。日本核辐射主要是核反应堆中的铀元素泄漏引起的。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铀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铀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铀原子的质量是238.0g
B.铀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92
D.铀原子中有92个中子
7.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含有异黄酮(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那么下列关于异黄酮说法正确的是(   )
A.异黄酮中共含有27 个原子
B.一个异黄酮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异黄酮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D.异黄酮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8.
最近,科学家成功制备出了一种含铱元素和氧元素的阳离子,在这种离子中,铱元素显+9价。该离子符号的书写正确的是(  )
A.IrO2+B.IrO3+C.IrO4+D.IrO5+
9.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放在X处不合理的是(   )

A. 人和动物的呼吸
B. 植物的呼吸作用
C. 化石燃料的燃烧
D. 利用太阳能发电
10.
菠菜中含有一种物质——草酸,将草酸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CO或CO2),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试管内溶液无变化,丁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
B.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C.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
11.
《史记•孝文本纪》记载,汉文帝提倡节俭,他要求:“治霸陵(建造其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从化学的视角看,对于涉及到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时的瓦器价值不如金银铜锡高
B.金银铜锡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
C.锡能与稀盐酸反应,而金银铜则不能
D.铜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而金则不能
12.
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钾两种化肥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用氯化钡溶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稀盐酸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13.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质量不变
C.℃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4.
“吃的营养”和“吃的健康”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吃烧烤食品对成长大为有利
B.过量摄入微量元素对身体有益
C.常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
D.食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有利于健康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晒盐”后剩余的母液(苦卤)一定是食盐的饱和溶液
B.蒸发结晶食盐时,待水分全部蒸发,才能停止加热
C.利用多次蒸发结晶的方法可去除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D.海底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能源,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未来能源问题

4.选择题(共1题)

16.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在10个和民生相关话题的网上投票中,“加快推进医保全国联网”成为投票最高的问题。2017年10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进一步调查研究,加快解决1亿多外出农民工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结算问题,尽早打通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堵点”,逐步将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问题的合理性。

5.填空题(共4题)

17.
中国首架无人机C919客机进入首飞准备阶段,预计2017年上半年首飞。

(1)用来制造无人机的碳纤维属于____________(填“有机合成材料”或“复合材料”)。已知自然界中存在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这三种碳原子都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____。
(2)C919发动机上的压气机将高密度空气(高压压缩后的空气)压入燃烧室,能促进航空煤油的燃烧,使燃油消耗减少16%,请你从微观角度解释高密度空气能使航空煤油燃烧更充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技术的使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是_______。
18.
如图是教材中常见的一些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A实验获得的宏观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测量结果小于1/5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验证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如图所示,某河旁甲、乙、丙、丁四座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分别含有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钠、盐酸中的一种。某同学对1、2、3、4处水质监测时记录了以下现象。

 
1
2
3
4
记录现象
无色溶液
蓝色浑浊
浑浊消失
产生气泡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根据现象推断,甲、乙、丙、丁四座化工厂排放工业废水的成分,错误的是(________)
A.甲:碳酸钠 B.乙:氯化铜 C.丙:盐酸 D.丁:氢氧化钠
(2)若要检验甲厂排出的废水的酸碱性,可以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3)2、3两处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
(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有以下几个实验步骤:①加过量Na2CO3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BaCl2溶液④加入适量盐酸调至pH=7⑤过滤。其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各步骤不得重复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

步骤Ⅱ中的试剂a是__________;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

①上述Ⅱ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21.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__________(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是否与水或空气的成分反应,必须考虑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MnO2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用到F装置,则该装置内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_(填名称),所选择装置的玻璃管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