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南山集团东海外国语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3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

1.简答题(共2题)

1.
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设计实验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钙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2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量与生成气体的量如图所示。试求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鸡蛋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小王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
溶液的pH>7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A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 的氯化钡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反思】
(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

3.计算题(共1题)

4.
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104g该溶液于烧杯中,加入1g稀硝酸溶液酸化,无任何现象,然后将3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分三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称量(实验中物质的质量损失忽略不计),数据如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硫酸溶液的质量/g
10
10
10
过滤后溶液的质量/g
105
105
111.7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BaCl2+H2SO4═BaSO4↓+2HCl)
(1)该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为 g。
(2)该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单选题(共6题)

5.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6.
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A. 溶剂的质量   B. 溶质的质量
C. 溶质的溶解度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B.C.D.
8.
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C.用肥皂水涂在被蚊虫叮咬的皮肤上止痒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9.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A.AB.BC.CD.D
10.
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变质,某同学先取2mI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A.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5.选择题(共2题)

11.

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中,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    )

12.

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中,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    )

6.多选题(共3题)

13.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稀H2SO4、KOH、CuSO4、MgC12
B.Na2SO4、Ba(NO32、KNO3、NaCl
C.BaCl2、稀HC1、Na2CO3、AgNO3
D.NaNO3、AgNO3、KC1、CaC12
14.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15.
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石蕊溶液
B
硫酸钾、硫酸钡、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
C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
D
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A.AB.BC.CD.D

7.填空题(共5题)

16.
现有五种物质①熟石灰②浓硫酸③稀硫酸④活性炭⑤石墨,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实验室常用做干燥剂的是_________(2)常用于冰箱除异味是__________
(3)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4)常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
17.
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时,191 g饱和NaOH溶液,蒸发10 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  
(4)现有20℃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的溶液(乙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   甲(填“>”、“<”或“=”).
(5)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6)20℃时,欲测定NaOH溶液的pH,若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进行测定,则所测溶液的pH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18.
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2)t2℃时,甲和乙饱和溶液各100g,两种溶液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____乙(填“>”、“=”或“<”).
(3)将t2℃时,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___________(填字母).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①溶解 ②称量和量取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
20.
走进“化学村”。“化学村”的布局如下:

(1)认识“居民”。①10户“居民”中,俗称熟石灰的是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 。②盐酸有5户相邻的“居民”:Fe2O3、CO、Na2CO3、NaOH、CaCO3,其中不能与它发生反应的是_____。
(2)认识“村中的路”。只有相邻且能相互反应的“居民”间才是通路。例如,上图中涂成黑色实线的是一条从“Fe2O3家”到达出入口的路。请你在图中涂出一条从“CO2家”到达任一出入口的路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