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2题)
1.
研究“水”可从多角度展开。
(1)水的电解: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③结论:水由__________组成。
(2)水的性质: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水的用途: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__。②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
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
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
(1)水的电解:①宏观现象:按如图所示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_,检验B中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②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__。③结论:水由__________组成。

(2)水的性质: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水的用途:①碘与锌在常温下反应速度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剧烈,水在此的作用是_____。②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全面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a图中的水便于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b图中的水提供热量
C.c图集气瓶中的水排尽空气且便于观察H2何时集满
D.d图中的水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
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如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回顾】如图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有实验资料表明: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交流表达】
(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如表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测量项目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烧杯中水的体积 |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 |
体积/mL | 80.0 | 54.5 | 126.0 |
(3)从实验原理角度分析,改进后的实验结果比前者准确度更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3.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当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轻,固体中共有____种成分。
(2)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
(3)将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铁丝燃烧: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1)加热高锰酸钾:___________,当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轻,固体中共有____种成分。
(2)加热碳酸氢铵:_________。
(3)将二氧化锰放入双氧水中: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4)铁丝燃烧: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类型(填基本反应类型)。
3.计算题- (共1题)
4.
莽草酸(化学式:C7H10O5)是制取抗“H1N1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并注意格式)
(1)莽草酸分子中C、H、O的质量比________。
(2)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精确到0.1%)
(3)174 g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_______。
(1)莽草酸分子中C、H、O的质量比________。
(2)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精确到0.1%)
(3)174 g莽草酸中氢元素的质量_______。
4.单选题- (共23题)
7.
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向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一些二氧化锰,立即产生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 B.反应物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物质 |
C.二氧化锰促进过氧化氢分解出氧气和水 | D.过氧化氢使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 |
9.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1.
民间常用川乌、草乌泡制药酒。川乌、草乌含有少量有毒物质乌头碱(化学式为C34H47NO11),药酒使用不当会造成中毒。下列关于乌头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A. 乌头碱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乌头碱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4:47
C. 乌头碱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D. 每个乌头碱分子由93个原子构成
15.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 |
B.4H——4个氢元素 |
C.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
D.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
16.
臭氧水是臭氧(化学式为O3)溶入水中制成的,能脱色去臭,还是很好的杀虫、杀菌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 臭氧转化成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A. 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B. 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
C. 臭氧转化成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D. 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17.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防腐 |
B.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 |
C.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
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
19.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探究燃烧的条件 |
解 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烧杯中的水: ①加热铜片 ②隔绝空气 |
A. A B. B C. C D. D
20.
实验室常用2KClO3
2KCl+3O2↑来制取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nO2加快了反应速率 | B.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反应前后氯元素呈现的化合价分别为+3价和﹣1价 |
21.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
C.把打磨过的镁条放入硫酸溶液中,有气泡 |
D.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两端玻璃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为2:1 |
22.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
5.填空题- (共2题)
28.
用化学用语填空:
(1) 2个镁原子__________。
(2)铁离子___________。
(3)水中氧元素显-2价__________。
(4)铵根离子________。
(5)2个碳酸分子_______。
(6)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是___________。
(1) 2个镁原子__________。
(2)铁离子___________。
(3)水中氧元素显-2价__________。
(4)铵根离子________。
(5)2个碳酸分子_______。
(6)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是___________。
29.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为了全民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_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水壶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可以用厨房的_____________除去。
(3)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_________。
(4)长期使用硬水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是由于_____________。
(6)氧气可被压缩成液氧装入钢瓶,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1)为了全民健康,卫生部推广使用强化加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铁_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
(2)水壶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可以用厨房的_____________除去。
(3)用肥皂洗衣服时发现泡沫很少,且有浮渣产生。这一现象说明当地的水为_________。
(4)长期使用硬水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是由于_____________。
(6)氧气可被压缩成液氧装入钢瓶,是由于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30.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上A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A装置,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将CO2和CO(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5)为了证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某校兴趣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室只用嘴吸气和呼气)。回答:

①图中瓶Ⅱ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使装置Ⅰ中的溶液进入口腔,猛呼时会使装置Ⅱ中________。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以上A装置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3)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A装置,符号表达式为___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将CO2和CO(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F装置(液体药品均足量),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此时从导管c逸出的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广口瓶中,此时逸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_,欲收集该气体,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
(5)为了证明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有CO2气体产生,某校兴趣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室只用嘴吸气和呼气)。回答:

①图中瓶Ⅱ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实验中若猛吸猛呼,会造成不安全后果。猛吸时会使装置Ⅰ中的溶液进入口腔,猛呼时会使装置Ⅱ中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