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题)
2.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的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
B.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该溶液一定不显碱性 |
C.酸和碱的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所以所有的酸和碱都能使指示剂变色 |
D.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2.填空题- (共7题)
3.
分析右图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NaOH是由 这三种元素组成的;
(2)B、C分别为H和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4,但其中 不属于金属元素;
(3)D为元素周期表中有关氧元素的信息,氧原子核电荷数为 。

(1)NaOH是由 这三种元素组成的;
(2)B、C分别为H和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4,但其中 不属于金属元素;
(3)D为元素周期表中有关氧元素的信息,氧原子核电荷数为 。
5.
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H2O和H2O2都是含氢元素的氧化物,因为__________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3)实验室中可通过Na2CO3和CaCO3在水中__________的不同加以区别。
(4)可用__________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H2O和H2O2都是含氢元素的氧化物,因为__________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3)实验室中可通过Na2CO3和CaCO3在水中__________的不同加以区别。
(4)可用__________来测定水的酸碱度;
6.
分析KNO3、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NO3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20℃时,在100g水中溶解25g KNO3物质,得到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不能用降温的方法使氯化钠结晶,是因为 。

(1)10℃时,KNO3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20℃时,在100g水中溶解25g KNO3物质,得到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不能用降温的方法使氯化钠结晶,是因为 。
7.
将一定质量98%浓硫酸稀释成100g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g;
(2)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
①量取 ②计算 ③混匀 ④装瓶贴签
(3)浓硫酸与水混匀时,要将 倒入装有另一种液体的烧杯中;
(4)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g;
(2)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用序号表示) ;
①量取 ②计算 ③混匀 ④装瓶贴签
(3)浓硫酸与水混匀时,要将 倒入装有另一种液体的烧杯中;
(4)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出的稀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8.
盐酸和硫酸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两种酸。
(1)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两种溶液中含有相同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向两种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都呈 色;
(3)BaCl2溶液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1)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两种溶液中含有相同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向两种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都呈 色;
(3)BaCl2溶液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9.
分别向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发生的反应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
2NaOH + CO2= Na2CO3+ H2O ;Ca(OH)2+ CO2= CaCO3↓+ H2O
(1)对比上述反应得出的规律是,两种碱溶液都能与CO2反应,生成盐和水。
(2)要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CO2,应选用上述两种碱溶液中的 ;
(3)根据上述规律结合溶解性表,写出Ba(OH)2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NaOH + CO2= Na2CO3+ H2O ;Ca(OH)2+ CO2= CaCO3↓+ H2O
(1)对比上述反应得出的规律是,两种碱溶液都能与CO2反应,生成盐和水。
(2)要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CO2,应选用上述两种碱溶液中的 ;
(3)根据上述规律结合溶解性表,写出Ba(OH)2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