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2题)
1.
4月6日18时56分许,福建漳州市对二甲苯(简称PX,化学式为C8H10)装置发生爆炸事故。对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低毒,易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PX是_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写出PX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PX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PX是_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写出PX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PX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
(2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会患坏血病.下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

(1)“V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当这些“Vc”完全来自上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 片.

(1)“V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当这些“Vc”完全来自上图的“维生素C”时,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 片.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一)(1)若用B、F组成制取某气体的装置,写出制取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试剂(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①”或“②”)。
(2)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 。
(二)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所示).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查阅资料)
Ⅰ初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时,测定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1)若用B、F组成制取某气体的装置,写出制取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试剂(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①”或“②”)。
(2)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易燃的气体,乙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已知碳化钙与水反应非常剧烈。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纯净的乙炔,要求做到节约、安全、随时发生、随时停止,你选择的装置是 。
(二)实验室里有一瓶常用的无色溶液,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如图所示).

小强和小华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A.酸 | B.碱 | C.盐 |
Ⅰ初中常见含钠的化合物有:NaCl、NaOH、Na2CO3、NaHCO3.
ⅡNa2CO3和NaHCO3的水溶液都呈碱性.
Ⅲ室温(20℃)时,测定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小华根据试剂瓶标注的质量分数为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作出猜想)①可能是NaCl;②可能是Na2CO3;③可能是
(实验探究)
(1)小强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液于pH试纸上,测得pH>7,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2)小强为了检验该溶液是NaOH溶液还是Na2CO3溶液,他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产生大量气泡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猜想②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推断题- (共1题)
4.
A、B、C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含有共同的元素,该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中A 是建筑上常用的材料,B是氧化物,C物质微溶于水,其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三种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右图。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物质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生成A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物质的一条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生成A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共8题)
6.
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方法 | 反应类型 |
A | CuO粉 | Cu粉 | 在空气中加热 | 化合反应 |
B | H2 | HCl | 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分解反应 |
C | CO2 | CO | 通过灼热的CuO | 置换反应 |
D | NaCl | Na2SO4 | 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并过滤 | 复分解反应 |
A.A | B.B | C.C | D.D |
8.
下图是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这两种元素摘自元素周期表的图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1和16
B. 钠元素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C. 一个钠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相等
D. 钠元素和硫元素在化合物硫化钠中表现出的化合价分别是+1和-2

A. 钠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1和16
B. 钠元素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C. 一个钠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相等
D. 钠元素和硫元素在化合物硫化钠中表现出的化合价分别是+1和-2
1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 B. B C. C D. D
![]() | ![]() | ![]() | ![]() |
A.20℃时,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 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等质量的锌和铁 |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A. A B. B C. C D. D
12.
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C.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多

A.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C.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 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多
5.填空题- (共3题)
13.
右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条)。
(3)t2℃时,B物质的溶解度 C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使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条)。
(3)t2℃时,B物质的溶解度 C物质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
今有下列六种物质①H2②碳酸钠 ③NaCl溶液 ④C2H2 ⑤Cu ⑥大理石,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盐的是 (填化学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