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12分)酸雨,是目前人类遇到的全球性区域灾难之一。煤燃烧产生的SO2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原因是SO2能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H2SO3)。
[查阅资料]
①H2SO3易分解生成H2O和SO2
②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③H2SO3、亚硫酸盐都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硫酸盐。
④BaSO3不溶于水,可与盐酸、硫酸反应,BaSO3与酸的反应跟CaCO3与酸反应相似。
写出Ba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小刚同学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Na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Na2SO3 ;猜想2:___________ ;猜想3:既有Na2SO4,也有Na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石灰水、品红溶液、石蕊溶液
[反思与交流]防止酸雨保护环境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写出其中一条)
[查阅资料]
①H2SO3易分解生成H2O和SO2
②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③H2SO3、亚硫酸盐都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硫酸盐。
④BaSO3不溶于水,可与盐酸、硫酸反应,BaSO3与酸的反应跟CaCO3与酸反应相似。
写出Ba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小刚同学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Na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Na2SO3 ;猜想2:___________ ;猜想3:既有Na2SO4,也有Na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石灰水、品红溶液、石蕊溶液
步骤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与结论 |
1 | 分别在A、B两只试管中各加入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 | |
2 | 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再滴入足量的稀硫酸 | , 证明含有Na2SO3 。 |
3 | 向B试管中,加入 。 | ,证明含有Na2SO4,则猜想3成立。 |
[反思与交流]防止酸雨保护环境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写出其中一条)
2.简答题- (共1题)
2.
(8分)称取NaOH 和 Ba(OH)2 的固体混合物21.3g,加入100g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

(1)完全反应后生成BaSO4沉淀 g。
(2)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2SO4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精确到0.1%)
3.单选题- (共12题)
4.
我市覃塘区盛产茶叶,其中绿茶享誉区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C. 单宁酸属于有机物
D. 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A. 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C. 单宁酸属于有机物
D. 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5.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气用作燃料----氢气具有可燃性 |
B.氧化钙作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
C.氮气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
8.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铁粉 |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氢氧化钠溶液 |
D.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钠混合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银溶液 |
9.
某固体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在甲中的溶解度比在乙中大 |
B.20℃时该物质在甲溶剂和乙溶剂中的质量分数相等 |
C.30℃时把20g该物质放入50g甲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65g |
D.40℃时该物质在甲、乙两种溶剂中形成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
10.
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设计 |
A |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 |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 |
B | 提纯久置变质的NaOH溶液 | 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C | 除去H2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HCl | 先通过浓H2SO4,再通过NaOH溶液 |
D | 分离CO2、CO混合物 | 先用NaOH溶液吸收掉CO2分离出CO,再向该NaOH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CO2 |
A.A | B.B | C.C | D.D |
1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通过煮沸水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B.食用用“瘦肉精”喂养的猪的肉对人体无害 |
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骨质疏松 |
D.夜间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
4.填空题- (共4题)
15.
氢氟酸(HF)可用于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SiF4)气体和水。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反应。
17.
(4分)铝、铜、铁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2)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
(1)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
(2)用铜制电线主要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3)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了化学反应;
(4)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铜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 (填一种即可)。
18.
(4分)“五一”节,某校学生会组织部分同学去郊外春游。
(1)下列他们所带的部分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塑料保鲜袋
B.棉布围裙
C.合成橡胶手套
D.铝锅
E.陶瓷碗
(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最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_______。(填序号)
A.蒸鸡蛋 B.牛奶 C.青瓜 D.糖醋鱼
(3)洗涤剂可用来去除碗里的油污,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
(4)炒菜时,在引燃细干树枝后,小丽迅速往“灶”里塞满干树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他们所带的部分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
A.塑料保鲜袋
B.棉布围裙
C.合成橡胶手套
D.铝锅
E.陶瓷碗
(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从营养学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中最应添加下列食品中的_______。(填序号)
A.蒸鸡蛋 B.牛奶 C.青瓜 D.糖醋鱼
(3)洗涤剂可用来去除碗里的油污,是因为它对油污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
(4)炒菜时,在引燃细干树枝后,小丽迅速往“灶”里塞满干树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可燃物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 (共2题)
19.
(10分)根据下图所示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图F实验的目的是 ;
(2)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气体收集满瓶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图F实验的目的是 ;
(2)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气体收集满瓶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氢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