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
(4)若23g C与足量E发生反应,生成44gB和27g D,则C的化学式为 。
2.流程题- (共1题)

(1)操作A和操作B的名称是 。
(2)蒸发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和 ,所填写的仪器在蒸发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3)写出加稀H2SO4时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 。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H2SO4和 。
(5)最终所得的MnO2质量 粗MnO2样品中的MnO2质量(选填“>”、“=”或“<”)。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查阅资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常温下就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且能与水迅速反应。
(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煤油的作用是 。
(2)已知: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对于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甲同学猜想是NaOH和H2,乙同学猜想是NaOH和O2,你认为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 。
(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通过实验验证钠与水反应的产物,装置如下图:

注:煤油的密度为0.8g/mL,与水不互溶。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及分析 |
① | 打开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待液体充满大试管后,关闭止水夹a及分液漏斗活塞。 | 实验现象为:液体分层,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分层的界面上跳动,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液体逐渐被压入B中。 钠的物理性质有: (任写两条)。 |
② | 打开止水夹b,待B中部分液体进入C中,迅速关闭止水夹b。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③ | 打开止水夹c。 | 实验现象为:D中液体 ,C中产生气泡。 |
④ | 打开止水夹a,通过分液漏斗向大试管中逐滴加水,将燃着的木条伸至装置左端尖嘴导管口。 | 实验现象为:气体燃烧,产生 色火焰。 |
⑤ |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 实验现象为:烧杯内壁出现 。 |
(解释与结论)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和蓝色沉淀,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两步写): , 。
4.计算题- (共1题)
(1)蓝色固体中含有CuCO3,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蓝色固体中含有Cu(OH)2,原因是:Na2CO3溶液呈 性(选填“酸”、“中”或“碱”)。
(2)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且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设蓝色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该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右图。
①写出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根据右图计算出a︰b的值。(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③D点对应纵坐标的值为 。
5.单选题- (共11题)
A. 6.4克 B. 3.2克 C. 1.6克 D. 0.8克

A.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
B. 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
C. 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D.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2 | O2 |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
B. | NaCl | KNO3 | 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 |
C. | Cu | Zn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D.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A. A B. B C. C D. D

选项 | 滴管甲 | 烧杯丙 | 滴管乙 | 烧杯丁 |
A. | 双氧水 | 二氧化锰 | 水 | 氢氧化钠 |
B. | 盐酸 | 镁 | 盐酸 | 碳酸钠 |
C. | 水 | 氢氧化钠 | 水 | 硝酸铵 |
D. | 水 | 氧化钙 | 盐酸 | 镁 |
A. A B. B C. C D. D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会相交 |
B.在40℃时,100g Na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100g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 |
C.在50℃时,NaCl和KNO3各30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
D.在60℃时,向52.5g 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47.5g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7.5%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C.a点时的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
D.c点时的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
6.选择题- (共17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以下两篇作文任选其一)
(一)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是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铁路)
提示: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扣住横线上的词语,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
③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二)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中心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以下两篇作文任选其一)
(一)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是体验、感悟的过程,也是明理的过程。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读懂了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铁路)
提示:
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扣住横线上的词语,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件,表达自己思想的成熟和认识的提高。
③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
(二)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
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绎成长的浪漫。
请以“被温暖照亮”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中心明确,以记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
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⑤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
7.多选题- (共1题)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C | CO2 | CO |
B | CuO | CuCl2 | Cu(OH)2 |
C | NaOH | NaCl | NaNO3 |
D | H2O2 | H2O | O2 |
A.A | B.B | C.C | D.D |
8.填空题- (共3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右图所示的六个反应中,一定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选填序号)
(3)反应④可以通过铁制品锈蚀来实现(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铁制品的锈蚀过程实际上是铁与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4)铜制品在空气中也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①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 ;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需要空气中的 。
②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下图所示实验中(试管内的“


(1)煤、 和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不断增长,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新能源,如潮汐能、核能、 等(写一种)。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必须对饮用水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最合理的处理顺序是 (选填字母)。
|
(3)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锌属于 元素(选填“常量”或“微量”)。基本营养素中, 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4)汽车尾气催化转换器中发生的反应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下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生成的C与D的质量比是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1)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鸡舍消毒,氢氧化钠的俗名是 (写一种)。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3)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图1、2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 图2
①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 (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 的数目有关。
②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为 。
9.实验题- (共1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A作为发生装置,若试管中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试管中是高锰酸钾,则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C作为收集装置,则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右图所示。打开止水夹,若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锌粒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 (选填字母)。
|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7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