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5题)
1.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灾后的防疫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ClO2)作消毒剂。ClO2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可用氯酸钠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ClO3 + 4HCl =2 ClO2 + Cl2↑ + 2X↑ + 2NaCl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 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______,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以上信息,请你总结出ClO2 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______,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图是实验室中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 ;
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2)某学生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表演趣味化学实验-------“发射火箭”。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细木棒向上冲出的原因是: 。
(3)实验室收集氢气可用D或E装置的原因分别是 。
(4)实验室收集CO2时,验满的方法是 。


(1)实验室制取H2的化学方程式 ;
用上述原理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2)某学生利用上述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表演趣味化学实验-------“发射火箭”。表演时,挤压胶头滴管,套着塑料火箭的轻质细木棒向上冲出,完成发射。细木棒向上冲出的原因是: 。
(3)实验室收集氢气可用D或E装置的原因分别是 。
(4)实验室收集CO2时,验满的方法是 。
3.
婷婷被蚊子叮咬后,痛痒难忍(蚊虫分泌一种蚁酸)。妈妈给她买了一种“绿膏药”,其主要成分中有稀氨水,抹上后果然有效。请你说说其中的化学原理,并据此谈谈同类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至少两点)
4.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以盖房子的游戏来建立几种重要物质之间的联系如图所示,游戏规则是上、下相邻的物质之间均可发生反应。

(1)根据规则从CaCO3、CuSO4、KNO3、Ca(OH)2中为图①②处选出合适的物质并填空。①是 ;②是 ;
(2)写出图中有CuO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1)根据规则从CaCO3、CuSO4、KNO3、Ca(OH)2中为图①②处选出合适的物质并填空。①是 ;②是 ;
(2)写出图中有CuO参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5.
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现有一种无色营养液,可能由硝酸钙、碳酸钾、硝酸钾、氯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玲玲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1)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2)原营养液的组成一定是 和 ;还可能有 。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1)由实验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2)原营养液的组成一定是 和 ;还可能有 。
2.计算题- (共1题)
6.
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稀硫酸20g与足量锌粒完全反应,收集到0.08g氢气。
(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据此可知,20g稀硫酸里溶质硫酸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 g。
(2)用两种方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据此可知,20g稀硫酸里溶质硫酸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 g。
(2)用两种方法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选择题- (共15题)
9.
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摘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也具备。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了海上探险。
材料二:1492年8月3日,他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扬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这一发现成为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 进一步地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但同时,这一发现却导致了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
──摘编自《搜狗百科》
4.单选题- (共11题)
30.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收集炭黑 |
B.用鸡蛋壳和醋作用,生成的气体使燃烧的蜡烛熄灭 |
C.在密闭容器中用燃烧木炭的方法获得比较纯净的氮气 |
D.在锁孔中放入少量铅笔芯的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
32.
要除去下列4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
丙:NaCl(NaHCO3)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
(1)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 (2)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3)加适量盐酸,蒸发 (4)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
甲:CaCO3(Na2CO3)乙:NaOH(Na2CO3)
丙:NaCl(NaHCO3)丁: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
(1)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 (2)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3)加适量盐酸,蒸发 (4)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
A.甲----(2),乙-----(4) | B.乙-----(3),丙----(1) |
C.丙----(1),丁-----(2) | D.丁-----(2),丙----(3) |
5.填空题- (共3题)
34.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
(2)水银不是银,是一种金属的俗称,这种金属是 ;
(3)既可以用来消毒杀菌,又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4)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的氧化物是 ;
(5)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 ;
(1)“西气东输”工程中输送的气体是 ;
(2)水银不是银,是一种金属的俗称,这种金属是 ;
(3)既可以用来消毒杀菌,又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4)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多的氧化物是 ;
(5)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 ;
35.
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曲线上Q点表示 ;
(2)在2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B(选填“﹥”、“﹦”、“﹤” )各为 ;(精确到0.1%)
(3)30℃时,将10gA物质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A物质 g或降温到 ℃,都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1)曲线上Q点表示 ;
(2)在2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B(选填“﹥”、“﹦”、“﹤” )各为 ;(精确到0.1%)
(3)30℃时,将10gA物质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A物质 g或降温到 ℃,都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6.实验题- (共1题)
36.
小林和小明在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做CaCO3受热分解的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两人对试管内剩余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加热CaCO3后残留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O3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 ;
猜想二:CaCO3未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CaO、CaCO3
猜想三:CaCO3未分解,固体成分为CaCO3
(实验与事实)
小林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震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接着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过程中固体逐渐消失,你认为还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
(结论与交流)
小林认为猜想一成立,他的结论是 (填“合理”或“不合理” )的。你认为猜想 成立。
(拓展与迁移)
若给上图实验装置增加下列仪器中的 (填序号),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CaCO3是否分解。

(提出问题)加热CaCO3后残留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CaCO3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 ;
猜想二:CaCO3未完全分解,固体成分为CaO、CaCO3
猜想三:CaCO3未分解,固体成分为CaCO3
(实验与事实)
小林取少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震荡后静置,再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接着加过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过程中固体逐渐消失,你认为还应该看到的现象是 。
(结论与交流)
小林认为猜想一成立,他的结论是 (填“合理”或“不合理” )的。你认为猜想 成立。
(拓展与迁移)
若给上图实验装置增加下列仪器中的 (填序号),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验现象判断CaCO3是否分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5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15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