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用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制备氯化钡晶体工艺流程如下: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气体X的化学式为 。
(2)操作Y的名称是 ,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
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 (填字母)

(1)毒重石要进行粉碎的目的是 ;气体X的化学式为 。
(2)操作Y的名称是 ,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水外还有 。
洗涤氯化钡制品最适宜的洗涤剂是 (填字母)
A.30℃水 | B.30℃饱和氯化钠溶液 | C.30℃饱和氯化钡溶液 |
2.计算题- (共1题)
2.
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某化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2CO3、还含有少量NaCl,其它杂质不计)和石灰乳(氢氧化钙的悬浊液)为原料制备烧碱,并对所得的烧碱粗产品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
(粗产品制备)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
(粗产品成分分析)
(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 。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含量测定)Na2CO3含量的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20.0g粗产品,进行实验。

(说明)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加入各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G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8g。
(3)问题探究:
①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粗产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 。
②B装置的作用是 。
③在步骤②中,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
④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
⑤该兴趣小组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些不合理,指导同学们更换了其中的一种试剂并去掉了一个装置后实验得到了完善,并测得20.0 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 g CO2。你认为更换后的试剂是 ,原实验中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 g偏大的原因是(假设操作均正确) 。(4)数据计算:
根据正确值0.44 g,求得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
(粗产品制备)
(1)将废碱液加热蒸发浓缩,形成较浓的溶液,冷却后与石灰乳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的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制得NaOH粗产品。
(粗产品成分分析)
(1)取适量粗产品溶于水,加入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该粗产品中一定不含有 。
(2)该小组同学通过对粗产品成分的实验分析,确定该粗产品中含有三种物质。
(含量测定)Na2CO3含量的测定
(1)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取20.0g粗产品,进行实验。

(说明)①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②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2)操作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加入各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C,在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③称量G的质量;
④关闭弹簧夹C,慢慢滴加浓盐酸,直至D中无气泡冒出;
⑤打开弹簧夹C,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⑥再次称量G的质量,得前后两次质量差为0.48g。
(3)问题探究:
①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粗产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说明 。
②B装置的作用是 。
③在步骤②中,A处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
④若没有H装置,则测定的Na2CO3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
⑤该兴趣小组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些不合理,指导同学们更换了其中的一种试剂并去掉了一个装置后实验得到了完善,并测得20.0 g粗产品只能产生0.44 g CO2。你认为更换后的试剂是 ,原实验中实验值0.48g比正确值0.44 g偏大的原因是(假设操作均正确) 。(4)数据计算:
根据正确值0.44 g,求得粗产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 (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6题)
3.
《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制得金刚石,其化学方程式为3CO2 + 4Na ="=" 2X + C(金刚石)。则X的化学式为
A. Na2O2 B. Na2CO3
C. Na2O D. Na4C2O6
A. Na2O2 B. Na2CO3
C. Na2O D. Na4C2O6
4.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干冰、黄铜、蒸馏水 | B.可燃性物质:面粉、氢气、煤炭 |
C.碱:烧碱、纯碱、氨水 | D.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氮气 |
5.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化学式为C13H16ONCl),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下列关于盐酸氯胺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K粉中含有盐酸
B. 盐酸氯胺酮由五种元素组成
C. 盐酸氯胺酮分子中,C、H、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3:16:1:1:1
D. 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A. K粉中含有盐酸
B. 盐酸氯胺酮由五种元素组成
C. 盐酸氯胺酮分子中,C、H、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3:16:1:1:1
D. 盐酸氯胺酮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
6.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AgNO3和Cu(NO3)2,为防止水体污染,现往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液中滴几滴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银、铜 |
B.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银、硝酸铜。 |
7.
“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生活中常用的物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活动。下列实验不能用“家庭小实验”完成的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②做除去水垢的实验 ③鉴别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④比较食盐和白糖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 ⑤探究鸡蛋壳的成分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⑥用化学方法区分厨房里的纯碱和食盐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②做除去水垢的实验 ③鉴别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④比较食盐和白糖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 ⑤探究鸡蛋壳的成分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⑥用化学方法区分厨房里的纯碱和食盐
A.①⑥ | B.⑤ | C.① | D.②⑥ |
4.选择题- (共6题)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