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3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1题)
2.
据《焦点访谈》报道,2010年5月22日,北京市有多家居民发生煤气中毒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请回答问题:
(1)煤气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2)据民警调查,居民发生煤气中毒多数是由于使用了“土暖气”(即在室内用煤炉取暖)。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避免煤气中毒,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1)煤气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2)据民警调查,居民发生煤气中毒多数是由于使用了“土暖气”(即在室内用煤炉取暖)。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避免煤气中毒,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3.单选题- (共4题)
4.
由“CO2”获得有关二氧化碳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A.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 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A. 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 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 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
6.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淡蓝色的火焰 |
C.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 |
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后,可得到黄色固体 |
4.选择题- (共2题)
8.
根据该表中我国某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气温(℃) | -6 | -2 | 3 | 13 | 18 | 23 | 25 | 24 | 19 | 11 | 2 | -4 |
降水量(mm) | 10 | 15 | 18 | 20 | 25 | 63 | 190 | 205 | 50 | 22 | 9 | 8 |
(1)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blank#}1{#/blank#} 月。该地气温年较差是{#blank#}2{#/blank#} ℃。
(2)该地降水主要集中在{#blank#}3{#/blank#} 季。
(3)根据各月降水量数据计算全年降水量为{#blank#}4{#/blank#} 毫米。
(4)试描述该地气候的基本特征:{#blank#}5{#/blank#} 。
(5)影响气候的的主要因素有{#blank#}6{#/blank#}、{#blank#}7{#/blank#} 、{#blank#}8{#/blank#} 。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