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2.单选题- (共2题)
2.
玻璃工艺品如今做的越来越精美,如图是一块雕刻了精美图案的玻璃,小铭对它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玻璃雕刻过程中用到的是氢氟酸,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SiF4中Si元素显+4价
C. SiO2属于金属氧化物
D. 该反应前后无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SiF4中Si元素显+4价
C. SiO2属于金属氧化物
D. 该反应前后无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3.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 |
B.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80g |
C.A、B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A |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 |
3.选择题- (共3题)
4.填空题- (共1题)
7.
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活动课上探究气体的制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常见的气体,并对它们的有关性质进行研究,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甲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3)丙同学在实验室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 + Ca(OH)2CaCl2+ 2NH3↑+ 2X。
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__。(填序号)。

甲同学用KMnO4固体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__装置(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F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4Cl + Ca(OH)2CaCl2+ 2NH3↑+ 2X。
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 B.浓硫酸 | C.生石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