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查阅资料》反应如果生成微溶物质,通常以沉淀形式存在。碳酸氢盐一般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1)他们观察发现,样品为白色固体,加水能全部溶解。由此可知样品成份中没有 。
(2)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Ⅰ: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 有刺激性气味 | 样品中有NH4Cl,没有NH4HCO3[ |
步骤Ⅱ:另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 。 | | |
步骤III:另取少量样品溶于水,滴入 。 | | 样品中有K2SO4 |
(3)《拓展应用》铵态化肥使用时要注意 。
2.单选题- (共7题)

A. 乙和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B.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不相等
C.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D. 化学方程式中乙、丁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是因为它能与铁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
C.常温下,白磷放置在空气一段时间能自然的原因是白磷的着火点低于常温 |
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水 |
B | 区分失去标签的浓硫酸和稀硫酸 | 水或小木条 |
C | 除去生石灰中含有的杂质石灰石 | 水或稀盐酸 |
D | 从H2O2溶液制取氧气的残余物中分离出MnO2 | 过滤或蒸发 |
A.A | B.B | C.C | D.D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3.选择题- (共12题)
如图所示的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会落在视网膜{#blank#}1{#/blank#} (填“前”,“上”或“后”)导致人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blank#}2{#/blank#}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使人仍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物体,下列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相同的是{#blank#}3{#/blank#} (填“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或“潜望镜”).
如图所示的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会落在视网膜{#blank#}1{#/blank#} (填“前”,“上”或“后”)导致人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blank#}2{#/blank#}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使人仍能够清晰的观察到物体,下列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相同的是{#blank#}3{#/blank#} (填“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或“潜望镜”).
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着:{#blank#}1{#/blank#} {#blank#}2{#/blank#} 兴:{#blank#}3{#/blank#} {#blank#}4{#/blank#}
{#blank#}5{#/blank#}{#blank#}6{#/blank#} {#blank#}7{#/blank#}{#blank#}8{#/blank#}
区别字组词
次{#blank#}1{#/blank#} 处{#blank#}2{#/blank#} 容{#blank#}3{#/blank#} 及{#blank#}4{#/blank#}
欠{#blank#}5{#/blank#} 外{#blank#}6{#/blank#} 客{#blank#}7{#/blank#} 乃{#blank#}8{#/blank#}
选择正确的读音。
高兴{#blank#}1{#/blank#} 兴奋{#blank#}2{#/blank#} (A.xìng B.xīng)
背包{#blank#}3{#/blank#} 背人{#blank#}4{#/blank#} (A.bēi B.bei)
首都{#blank#}5{#/blank#} 都是{#blank#}6{#/blank#} (A.dū B.dōu)
为什么{#blank#}7{#/blank#} 以为{#blank#}8{#/blank#} (A.wéi B.wèi)
如图1,二次函数y= x2﹣2x+1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交于A,B两点,点A的坐标为(0,1),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C是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点M是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过点B作轴的垂线,垂足为N,且S△AMO:S四边形AONB=1:48.
4.填空题- (共4题)

(1)若甲、乙、丙均含同一种非金属元素,则甲为 ,乙为 ,丙为 。
(2)若甲、乙、丙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甲→乙是实验室制取初中常见一种气体的反应。则乙为 ,丙→甲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为 。
(1)为消除污染,处理方法之一就是加入烧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镉的化合物沉淀下来,请写出氯化镉(CdCl2)与烧碱反应的方程式 。
(2)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编号)。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3)研究人员最近发现,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在常温、常压下,水可以结成冰,称为“热冰”。“热冰”有许多实用价值,如开发新药、用于纳米打印机等,还可能用来 (填写序号)
A.代替干冰 | B.防止冰川熔化 | C.在室温下制作冰雕 | D.建室温溜冰场 |

(1)室温时,___________(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右图中能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选填“a”、“b”或“c”,下同),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
(3)在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在温度_________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甲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更大。
5.实验题- (共1题)

(1)在实验室可用同一气体发生装置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写出用该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验室制取O2、H2、CO2三种气体的反应的共同点是 (填序号)。
|
(3)化学上可通过多种反应得到NH3(NH3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例如:
a.2NH4Cl(固)+Ca(OH)2(固)△CaCl2+2NH3↑+2H2O
b.NH4HCO3(固)△NH3↑+CO2↑+H2O
c.CaO(固)+NH3·H2O=NH3↑+Ca(OH)2
选用反应a在实验室制取NH3时,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装置序号)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选用反应c在实验室制取NH3时,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装置序号)作为反应的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NH3不选择反应b的原因是 ,收集NH3应选择装置 (填装置序号)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