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湖北省南漳县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13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5/29

1.计算题(共1题)

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 Cl:35.5 H:1 O:16 C:12
48、南漳华新水泥厂生产的水泥畅销各地,生产的原料之一有石灰石。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石灰石进行探究。取该石灰石样品16g,把20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乘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50
11
第2次
50
6
第3次
50
4.8
第4次
50
m
 
⑴上表中m的数值为
⑵整个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为 g(注意包括稀盐酸中的水);
⑶求第2次反应完毕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单选题(共6题)

2.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类型判断不正确的是
A. CO+CuO △Cu+CO2置换反应
B. Ba(OH)2+H2SO4BaSO4+2H2O复分解反应
C. 2NaHCO3△ Na2CO3+H2O+CO2↑分解反应
D. CO2+C高温2CO化合反应
3.
工业用盐(主要成分是NaNO2)外观与NaCl极为相似,但工业用盐有毒,分析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5
4.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焰四射
B.硫在空气中燃烧,有蓝紫色为焰生成
C.打开成盛浓盐酸的试剂瓶塞,会看到有大量的烟冒出
D.将黄铜片(铜锌合金)在纯铜片上刻划,会留下划痕
5.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含有氢分子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D.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6.
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加熟石灰研磨方法可以区分碳铵和磷肥
C.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D.精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直到有大量晶体析出就停止加热
7.
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气体从a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b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3.选择题(共13题)

8.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这两个词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9.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10.

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11.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blank#}1{#/blank#} 这样几个环节.

12.

科学探究通常包括{#blank#}1{#/blank#} 这样几个环节.

13.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密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14.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密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

15.

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 {#blank#}1{#/blank#}  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 {#blank#}2{#/blank#} 

A.问题    B.假设    C.实验    D.结论.

16.

小明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指针还昌稍微偏左.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又稍微偏右,接下来操作正确的是(  )

17.

下列四种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18.

下列四种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19.

如图所示,验电器甲带正电,乙不带电,现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甲和乙连接起来,发现甲金属箔张角变小,乙金属箔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

夏天,沥青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blank#}1{#/blank#}(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医院抢救中暑病人时,会在病人额头上大面积地擦酒精降温,依据是酒精蒸发会{#blank#}2{#/blank#}(选填“吸热”或“放热”).

4.填空题(共4题)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电解水过程中负极放出的气体是    ;2个铵根离子 ;碱溶液中都含有的阴离子是   ;煤燃烧时生成的能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22.
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赤铁矿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②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CuSO4溶液的原因   
③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因
④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CO2,为了减少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3.
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24.
教材中有一活动与探究:有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为H2SO4、Ba(NO3)2、NaOH、K2CO3四种溶液中的一种,探究小组将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实验记录如下表(“↑”表示生成气体,“↓”表示生成沉淀,“一”表示无明显现象)。
 
A
B
C
D
A




B




C




D




 
OH-
NO3-
CO32-
SO42-
H+
H2O



Na+




K+




Ba2+




 
四种溶液两两反应记录 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
⑴推断并写出后面三种溶液中溶质的名称:A 、B 、C
⑵写出其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实验题(共2题)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探究。请回答:
⑴仪器①的用途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⑵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干燥的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用字母代号填空,且按气流从左到右组合)。
26.
九(2)班同学到化学实验室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⑴小红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结果意外发现有气泡放出,她感到不惑。经过分析,她认为NaOH溶液可能变质,说出变质原因  
⑵小花同学欲证明NaOH是否变质,实验员提供了以下试剂:①稀盐酸②氢氧化钙溶液③硝酸钙溶液④酚酞溶液。小花同学选用哪些试剂都可证明(填代号)
⑶小明同学欲检验NaOH溶液变质程度,他从实验室里选了两种试剂,先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然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结果有蓝色沉淀生成,于是他认为NaOH溶液    (填“全部”或“部分”)变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