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5题)
3.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带着国人的祝福,执行中国首次“探月”之旅。“嫦娥”在升天前10小时开始加注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四氧化二氮是由6个元素构成的
B. 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g
C. 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D. 四氧化二氮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8价
A. 四氧化二氮是由6个元素构成的
B. 四氧化二氮的相对分子质量是92g
C. 四氧化二氮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
D. 四氧化二氮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8价
2.选择题- (共10题)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3.填空题- (共4题)
16.
化学实验中常常使用火柴,已知火柴头含有硫、氯酸钾、二氧化锰等,火柴盒侧面含有红磷、三硫化二锑等,请回答以下问题:

(1)火柴梗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 (填序号)。
(2)火柴盒侧面使用红磷而不使用白磷,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 (填“高”或“低”),火柴划燃时,会产生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3)锑的元素符号是Sb,则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火柴梗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 (填序号)。
A.蛋白质 | B.糖类 | C.油脂 |
(3)锑的元素符号是Sb,则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生活中蕴含科学,留心处皆有学问。请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序号)。
(1)人体血糖含量的“糖”是 。 (2)具有毒性的气体是 。
(3)可作复合肥料是 。 (4) 与水反应放热可以煮鸡蛋是 。
(5)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产品是 。
A.Na2CO3 | B.CaO | C.NH4H2PO4 | D.C6H12O6E. CO |
(1)人体血糖含量的“糖”是 。 (2)具有毒性的气体是 。
(3)可作复合肥料是 。 (4) 与水反应放热可以煮鸡蛋是 。
(5)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产品是 。
18.
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用稀硫酸除去铁锈(以Fe2O3为例) 。
(2)汽车受到撞击时,30毫秒内安全气囊中Na3N分解为氮气和钠 。
(3)为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国化学家PaulSabatier提出CO2甲烷反应。该反应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一种盐溶液与另一种盐溶液的反应: 。
(1)用稀硫酸除去铁锈(以Fe2O3为例) 。
(2)汽车受到撞击时,30毫秒内安全气囊中Na3N分解为氮气和钠 。
(3)为减少“温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法国化学家PaulSabatier提出CO2甲烷反应。该反应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一种盐溶液与另一种盐溶液的反应: 。
19.
(8分)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于2009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南昌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回答: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
C.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
4.实验题- (共3题)
20.
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铁网代替铜网,产生的不良后果是(答一条):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将装置B改进为C的主要优点是(答一条) 。

(1)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以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若用铁网代替铜网,产生的不良后果是(答一条):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将装置B改进为C的主要优点是(答一条) 。
21.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填“A”、“B”或“C”)。
(2) t2℃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 物质(填“A”、“B”或“C”)。
(3)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 的方法。
(4)P点的意义是表示:在t1℃时, 相等。

(1)t2℃时,A、B、C三种物质中,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填“A”、“B”或“C”)。
(2) t2℃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 物质(填“A”、“B”或“C”)。
(3)一定温度时,要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 的方法。
(4)P点的意义是表示:在t1℃时, 相等。
22.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 。
(3)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缸中的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 。
(3)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缸中的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只有碳酸钠。小刚认为:只有氢氧化钙。小亮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