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2)配制过程中除了用到天平、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其作用是 。
(3)用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待测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将盐酸溶液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 |
(4)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4%的氢氧化钠溶液20g和25g某质量分数盐酸溶液,试计算该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2.单选题- (共5题)
3.选择题- (共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节选)
①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和瞻仰的遗迹和文物。
②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③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由于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样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④丝绸之路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如何起源、从何而来的大问题。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中,自丝绸之路提出以后,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中,前50年走的正是在“欧洲中心论”框架下对历史潮流的歪曲和误解。尔后50年,丝路学自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中外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它的发端、演进到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田野考古,对现今尚在的遗址、遗存的文物给予了充分的保存、修复和研究,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
⑤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丝绸之路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关系才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blank#}1{#/blank#}。(《荷塘月色》)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blank#}2{#/blank#}。(《师说》)
③故木受绳则直,{#blank#}3{#/blank#},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lank#}4{#/blank#}。(《劝学》)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lank#}5{#/blank#}。驾一叶之扁舟,{#blank#}6{#/blank#}。(《赤壁赋》)
⑤余音袅袅,不绝如缕。{#blank#}7{#/blank#},{#blank#}8{#/blank#}。(《赤壁赋》)
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blank#}9{#/blank#}。江山如画,{#blank#}10{#/blank#}。(《念奴娇·赤壁怀古》)
⑦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blank#}11{#/blank#},{#blank#}12{#/blank#}。(《念奴娇·赤壁怀古》)
⑧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blank#}13{#/blank#}。指点江山,激扬文字,{#blank#}14{#/blank#}。(《沁园春·长沙》)
阅读唐代高适的《除夜①作》一诗,完成题目。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②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③又一年。
【注】①除夜:除夕的晚上。②转:变得。③明朝(zhāo):明天。
4.多选题- (共1题)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C. 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 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5.填空题- (共2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
(3)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填装置字母)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填序号)。
A.a→b→c→d | B.b→a→c→d | C.c→d→a→b | D.d→c→b→a |

⑴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_______________色;
⑵图中A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____;
⑶盐酸的性质③决定了盐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了验证性质⑤,可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⑸镁和锌可以用来验证盐酸的性质②,小红要探究镁和锌与盐酸反应的快慢,需要控制不变(相同)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两种金属的形状 | B.盐酸的质量分数 | C.反应容器的大小 | D.温度 |
6.实验题- (共1题)
(对气体猜想)
猜想I:全部是CH4; 猜想Ⅱ:全部是CO2; 猜想Ⅲ: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气体的收集)
他们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池塘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这种集气方法叫________。针对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的特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
(实验和推断)
如图1,将雪碧瓶(A)中收集到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填序号)“注水装置”。(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_________气体。
(3)装置C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D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Ⅲ”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气体通过B、C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_____”成立。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