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小刚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分析相关问题。请填空:
(1)他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 ②铁、银、硫酸铜溶液
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夜,分别盛在A、 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或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1)他设计的四种实验方案,所需试剂如下:
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 ②铁、银、硫酸铜溶液
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 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上述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两种物质。小刚取少量该残夜,分别盛在A、 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或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将A试管滤出的滤渣洗涤后加入到稀盐酸中 | 有气泡产生 | 从A试管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
向B试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B试管滤出的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
2.计算题- (共1题)
2.
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湿法冶铜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铜两种污染物,为测定该废水中各污染物的含量,给冶铜厂提供处理废水的参考,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废水5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沉淀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OA段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C点溶液中溶质为
(3)该废水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OA段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C点溶液中溶质为
(3)该废水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7题)
3.
200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有机高分子 |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
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
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
4.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A B. B C. C D. D
A.除杂的方法 | B.化学与健康 |
①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②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 ③CO2中混有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②多吃水果蔬菜利于补充维生素 ③用活性炭净水器可净化饮用水 |
C.实验记录 | D.化学物质与俗名 |
①用10ml量筒量取7.25ml 水 ②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③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 ①固体二氧化碳—干冰 ②干燥剂氧化钙—生石灰 ③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
A. A B. B C. C D. D
5.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20℃时A的溶解度为30 |
B.60℃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A中混有的少量B |
D.60℃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是A>C |
6.
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25mL蒸馏水和25mL酒精配制50mL酒精溶液 |
B.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分离CaCl2和Na2CO3的混合物 |
C.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2SO4,得到纯净的KNO3溶液 |
D.用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等仪器配制16%的硝酸钾溶液 |
4.选择题- (共13题)
22.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堆成一个1m3的大正方体,需要{#blank#}1{#/blank#}个小正方体木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密铺成一排,长{#blank#}2{#/blank#}千米.
5.多选题- (共2题)
23.
图中五种物质分别是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某一种,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有关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可能是AgCl |
B.b处冒气泡,形成浅绿色溶液 |
C.c处生成白色沉淀 |
D.d处发生的属于复分解反应 |
24.
某混合气体可能是CO、CO2、H2、H2O、CH4之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验证混合气体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观察到的现象为:A中白色固体变蓝,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烧杯中有水雾,迅速取下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A.CO、CO2、H2O | B.H2O、CO2、H2 |
C.CO2、H2O、CH4 | D.CO、CO2、H2O、H2 |
6.填空题- (共3题)
26.
硫化氢(H2S) 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SO2和水生成。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混合,在常温下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得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1)具有臭鸡蛋气味,这属于H2S的 性质。(物理或化学)
(2)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4)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②若用C装置收集H2S气体,进气口应为
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将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 ,反应现象为
④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H2S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试剂为 。

(1)具有臭鸡蛋气味,这属于H2S的 性质。(物理或化学)
(2)写出硫化氢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4)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②若用C装置收集H2S气体,进气口应为
③为了验证硫化氢的水溶液呈酸性,可将气体通入装置D。D中所盛的试剂应该是 ,反应现象为
④做上述实验时,为了防止多余的H2S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可将其通入装置E吸收。E中试剂为 。
27.
A~J分别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B、D、F、J均为无色气体且J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为红棕色固体,W是常见的一种化学肥料,E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H的溶液呈蓝色。(反应中的个别生成物已略去)

⑴写出化学式:A为 ,J为 , I为 。
⑵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③ 。
(3)在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⑴写出化学式:A为 ,J为 , I为 。
⑵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① 反应③ 。
(3)在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7.实验题- (共1题)
28.
.小明设计了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⑴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⑵实验开始时,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①加热 ②通一氧化碳)。
⑶实验过程中,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小明又设计了图2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

⑴当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时,可分离得到 (写化学式,下同)。
⑵然后关闭活塞a,再打开活塞b,又可分离得到 。
Ⅲ.对于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氧化铜已全部反应完),
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②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
(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Cu外还可能含有Cu2O。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⑴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⑵实验开始时,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①加热 ②通一氧化碳)。
⑶实验过程中,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Ⅱ.为分离A装置中反应排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小明又设计了图2的装置(铁架台、铁夹等装置已略去,a、b为活塞)。

⑴当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时,可分离得到 (写化学式,下同)。
⑵然后关闭活塞a,再打开活塞b,又可分离得到 。
Ⅲ.对于A装置中反应后得到的红色固体(此时氧化铜已全部反应完),
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不仅能生成铜,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化学式为Cu2O)。②Cu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生成Cu2+和Cu。
(提出猜想)氧化铜经一氧化碳还原所得到的红色固体中除Cu外还可能含有Cu2O。
(进行实验)小明设计了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步骤 | |
实验现象与结论 | |
化学方程式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