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绥化卷)化学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80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2/7/11

1.简答题(共3题)

1.
一些食品再生产加工过程中常加入亚硝酸钠、柠檬酸、甜蜜素、色素等做食品添加剂,谈谈你对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看法(从用量、作用、危害等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2.
同学们不难发现,现在的门窗已经不是以前的木制门窗,而是用新型合成材料(普通合成材料中加入某些添加剂)制成的塑钢门窗.不久的将来,我们教室内木制的座椅也会被轻便、美观、耐用的新型合成材料制成的座椅所取代.请你想一想制做的塑钢门窗或座椅所用的新型合成材料,应该具有怎样的性质?(请从安全、健康、耐用等方面答出三点即可)
3.
将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20g加入到196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求:
(1)该混合物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计算题(共2题)

4.
我国2004年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及年开采量如下表 
 
探明储量
年开采量
石油
23亿吨
1.74亿吨
天然气
2.23×104亿立方米
408亿立方米

1145亿吨
9.9亿吨
 
(1)根据上表,估算一下大约多少年后将没有可开采的石油?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计算并结合上表,就化石能源的使用谈谈拟合看法(答出3点).__________________
5.
如图是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的标签.其溶质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试计算:
葡萄糖注射液5%
[规格]500ml
[适应症]补充能量和体液及全静脉内营养
龙江市制药二场厂
(1)根据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葡萄糖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葡糖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18g葡萄糖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是  g.

3.单选题(共9题)

6.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B.食物腐烂C.剪贴窗花D.钢铁生锈
7.
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火箭,使用的是一种固体燃料,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Al+3NH4ClO4Al2O3+AlCl3+3NO↑+6X↑,则X的化学式为()
A. H2O B. NH3 C. NO2 D. NO
8.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固态氮、干冰、冰水共存物B.稀有气体、氯化氢气体、液化石油气
C.液态氧、蒸馏水、透明的河水D.天然气、煤、石油
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离子一定带有正电荷
B.带电荷的原子团一定是酸根
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D.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10.
面值100元的新版人民币,其正面正下方的数字“100”,采用了光变色防伪油墨印刷,垂直看为绿色,倾斜看为蓝色,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其中F的化合价为()
A.+1B.+2C.-1D.+3
11.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再过滤
C
H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D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再过滤
 
A.AB.BC.CD.D
12.
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硫酸镁溶液验证镁、铁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Fe+MgSO4═FeSO4+Mg
B.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K2CO3+2HCl═2KCl+H2O+CO2
C.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D.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
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pH=3的稀盐酸中不断加水
B.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C.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在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稀盐酸
1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4.选择题(共15题)

15.

写出反义词

许多{#blank#}1{#/blank#}     痛苦{#blank#}2{#/blank#}     好奇{#blank#}3{#/blank#}

16.按照要写词语。
将课文《悯农》中带“禾”、“忄”、的词语写在下面{#blank#}1{#/blank#},{#blank#}2{#/blank#}
17.

读拼音,写词语。

tīng zhěn qì

fèi jiē hé

zhì liáo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18.

读拼音,写词语。

tīng zhěn qì

fèi jiē hé

zhì liáo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19.

读拼音,写词语。

tīng zhěn qì

fèi jiē hé

zhì liáo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20.

仔细读课文《听诊器的由来》,说说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

21.

按课文《听诊器的由来》内容填空。

他们一个{#blank#}1{#/blank#}在这头,{#blank#}2{#/blank#}着腰,把耳朵紧{#blank#}3{#/blank#}着跷跷板。

22.

多音字组词

更gēng{#blank#}1{#/blank#}       gèng{#blank#}2{#/blank#}

23.

写反义词。

死—{#blank#}1{#/blank#}      外—{#blank#}2{#/blank#}

24.

写反义词。

死—{#blank#}1{#/blank#}      外—{#blank#}2{#/blank#}

2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及早{#blank#}1{#/blank#}人体内(nèi)出现的{#blank#}2{#/blank#}呢?

2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他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及早{#blank#}1{#/blank#}人体内(nèi)出现的{#blank#}2{#/blank#}呢?

27.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blank#}1{#/blank#}果     分{#blank#}2{#/blank#}     {#blank#}3{#/blank#}究
28.

成语大比拼。

许许{#blank#}1{#/blank#}      痛苦{#blank#}2{#/blank#}

29.根据课文《听诊器的由来》内容填一填。
他改用{#blank#}1{#/blank#}木管,并且把两端做成{#blank#}2{#/blank#}状,{#blank#}3{#/blank#}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5.多选题(共1题)

30.
下面对某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C.醋酸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剂,溶液变成蓝色
D.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6.填空题(共7题)

31.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1)该反应中反应物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2)图中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  (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  
A.B.C.D.
32.
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关系:①甲+乙→H2O,②乙+丁→CO2,③丙+乙→CO2+H2O.则甲是  ,乙中一定含  元素,丙物质是  (填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33.
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1)镁离子  (2)2个铁原子  (3)水分子   
34.
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中为了防止生成物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集气瓶中最好放入   溶液;
(2)B试验通过量筒中   变化测出氧气的体积;
(3)写出C实验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4)D实验烧杯中水的作用是      
35.
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  (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  .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带铁圈的铁架台   ②酒精灯   ③漏斗   ④玻璃棒   ⑤量筒   ⑥蒸发皿.
36.
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选择A和E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用图中    
37.
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当pH等于7时,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ml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色;
(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7.实验题(共1题)

38.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3℃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A  B;
(2)t3℃时,把30g固体A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A的  溶液(填饱和、不饱和);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把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此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A  B(填>、<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7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