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是 ,冷水应从 进 出.
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称量使用的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 (选填(左盘)或“右盘”);如果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且将称量物放反,则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 (选填“大”、“不变”或“小”).
③装置III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仪器b的名称是 ;若用MnO2与H2O2制氧气,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选填“能”或“不能”)用此收集装置的收集方法收集CO2.
(2)扎西同学在化学兴趣小组中提出一个猜想:“根据学习过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可以知道,Na2CO3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
为了确定扎西同学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了对该猜想的判断.请你完成兴趣小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实验药品)Na2CO3溶液、饱和的NaHCO3溶液、大理石、CaCl2、CaO、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
(查阅资料)NaHCO3与Ca(OH)2发生反应:2NaHCO3+Ca(OH)2=CaCO3↓+Na2CO3+H2O.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
①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上述的 (填药品的名称)
②将制取的CO2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洗气瓶的目的是 .
③使过量的CO2通过装置III,充分反应后,将其中所得的溶液取出3mL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 试剂(请从以上给出的药品中选择)
a.当试管中 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没有发生反应
b.当试管中 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扎西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应用)你能否依据此化学反应的规律,再写出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上述已有的两个反应不得分): .

①实验室用I装置制取蒸馏水,仪器a的名称是 ,冷水应从 进 出.
②装置II是实验室经常用于固体药品称量使用的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将称量物放在 (选填(左盘)或“右盘”);如果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且将称量物放反,则所称的样品质量的数据比实际值 (选填“大”、“不变”或“小”).
③装置III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仪器b的名称是 ;若用MnO2与H2O2制氧气,MnO2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选填“能”或“不能”)用此收集装置的收集方法收集CO2.
(2)扎西同学在化学兴趣小组中提出一个猜想:“根据学习过的化学反应CaCO3+CO2+H2O=Ca(HCO3)2可以知道,Na2CO3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
为了确定扎西同学猜想是否正确,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了对该猜想的判断.请你完成兴趣小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的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Na2CO3溶液与CO2的反应
(实验药品)Na2CO3溶液、饱和的NaHCO3溶液、大理石、CaCl2、CaO、稀盐酸、稀硫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
(查阅资料)NaHCO3与Ca(OH)2发生反应:2NaHCO3+Ca(OH)2=CaCO3↓+Na2CO3+H2O.碳酸氢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与现象)
①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上述的 (填药品的名称)
②将制取的CO2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洗气瓶的目的是 .
③使过量的CO2通过装置III,充分反应后,将其中所得的溶液取出3mL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加入 试剂(请从以上给出的药品中选择)
a.当试管中 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没有发生反应
b.当试管中 现象时,Na2CO3溶液与CO2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扎西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应用)你能否依据此化学反应的规律,再写出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写上述已有的两个反应不得分): .
2.综合题- (共1题)
2.
某简单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 ;当x=10时,该粒子符号为 ;当x=13时,写出该粒子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
(2)t℃时,将5.2gKNO3固体溶于2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t℃时,KNO3的溶解度为 .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 .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B是黑色固体,F、G为金属单质.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①H的化学式是 ;
②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③写出D+F→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当x=8时,该粒子符号为 ;当x=10时,该粒子符号为 ;当x=13时,写出该粒子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 ;
(2)t℃时,将5.2gKNO3固体溶于2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t℃时,KNO3的溶解度为 .
(3)久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会生成一种盐类杂质,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会产生无色气体.生成这种杂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会变 .
(4)“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是一种重要的铜矿石原料,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其中A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B是黑色固体,F、G为金属单质.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①H的化学式是 ;
②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中铜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③写出D+F→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④向Cu2(OH)2CO3]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计算题- (共1题)
3.
有资料表明,氧化铜对氯酸钾(KCl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先将2.4g CuO与w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不再产生气体后,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wg.然后将固体溶于21.3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4g.(注:不考虑每步实验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生成的O2质量;
(3)求所得的滤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生成的O2质量;
(3)求所得的滤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4.单选题- (共5题)
4.
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①CaO+H2O═Ca(OH)2;
②Mg(OH)2
MgO+H2O;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
2MgO.
①CaO+H2O═Ca(OH)2;
②Mg(OH)2

③Ba(OH)2+2HCl═BaCl2+2H2O;
④Zn+H2SO4═ZnSO4+H2↑;
⑤2Mg+O2

A.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
B.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
C.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 |
D.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
5.
葡萄糖能给我们带来甜蜜和健康,它是生产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有机物,分子式C6H12O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能给人体提供能量,其转化过程为C6H12O6+6O2 6CO2+6H2O |
B.除葡萄糖所属的糖类外,六大营养素还包括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
C.除葡萄糖所属的糖类外,六大营养素还包括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
D.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
6.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H”既可以表示宏观的氢元素,也可以表示微观的一个氢原子 |
B.烧碱、熟石灰、纯碱按物质分类均属于碱 |
C.金刚石、![]() |
D.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是提高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
7.
观察室验图象,得到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1:在100g Cu﹣Zn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氢气质量可知Zn的质量分数为50% |
B.图2: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C.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
D.图4:将CO2通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Ca(HCO3)2而变澄清 |
8.
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
B.常温下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
C.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
D.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
5.选择题- (共8题)
9.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的中点,DE⊥BC,CE∥AD,若AC=2,∠ADC=30°,
①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
②△BCE是等腰三角形;
③四边形ACEB的周长是10+2 {#mathml#}{#/mathml#} ;
④四边形ACEB的面积是16.
则以上结论正确的是( )
6.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8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