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称取8.0克合金样品,将60.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实验数据如下.
(1)表格中,m= _________ 克.
(2)该锌铜合金锌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3)计算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稀H2SO4用量 | 剩余固体质量 |
第一次加入10.0克 | m |
第二次加入10.0克 | 5.4克 |
第三次加入10.0克 | 4.1克 |
第四次加入10.0克 | 2.8克 |
第五次加入10.0克 | 1.6克 |
第六次加入10.0克 | 1.6克 |
(1)表格中,m= _________ 克.
(2)该锌铜合金锌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
(3)计算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单选题- (共6题)
3.
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涉及两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 |
B.图中“![]() |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5.
以下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铁栏杆上涂油漆主要是为了防止生锈 |
B.实验室探究铁的反应原理的实验中,先通入CO是为了得到交纯净的铁 |
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是为了隔绝空气 |
D.碳酸氢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是为了防止氮元素的损失 |
6.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CO(CO2)——通过澄清石灰水、干燥 |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
C.食盐(泥沙)——溶解、过滤、蒸发 | D.NH3(H2O)——通过浓硫酸 |
3.选择题- (共7题)
13.某同学为研究某池塘(溶氧充足)中2米深处生物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设计了黑白瓶实验:取三个大小相同,体积适宜的透明玻璃瓶,标号1、2、3,其中1号瓶用锡箔纸包住遮光.用三个瓶子在池塘2米深的相同位置取满水,测3号瓶的溶氧量,记为a.然后
将1、2号瓶放回取水处,24h 后取出,测1、2号瓶的溶氧量记作b、c.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4.填空题- (共3题)
17.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中信息填空: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_________ (任填一种即可).
(4)t1℃时,往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__ 克.
(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3)要使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_________ (任填一种即可).
(4)t1℃时,往1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得到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___ 克.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