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莽草酸是我国传统的香料﹣﹣八角茴香的重要成份,也是目前世界上对抗禽流感的良方﹣﹣“达菲”的原料.请你根据莽草酸的化学式(C7H10O5)计算:
(1)莽草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174g莽草酸中含有_____g碳元素.
(1)莽草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174g莽草酸中含有_____g碳元素.
2.
“黄铜”即铜锌合金,古代称为“俞石”。由于外观酷似黄金,常被不法商贩冒充黄金出售。某实验小组为了辨别其真伪,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所取合金与稀硫酸的质量比为 时,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所取合金的质量/g | 25 | 25 | 50 |
所用稀硫酸的质量/g | 120 | 160 | 100 |
充分反应后,剩余物总之量/g | 144.6 | 184.6 | 149.6 |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所取合金与稀硫酸的质量比为 时,合金中的锌与稀硫酸中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小明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底装有少量水。实验过程中他联想到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入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他取“水”多次测其pH ,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少,直至稳定在pH等于4,证明集气瓶底残留液呈 性。随后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的性质,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
残留液还能与哪些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呢?
① ;② 。
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猜想:
残留液还能与哪些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呢?
① ;② 。
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一种猜想:
实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 | |
3.推断题- (共1题)
4.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KNO3、Na2CO3、(NH4)2SO4、Fe2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写化学式) ;
(2)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3)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写化学式) ;
(2)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3)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单选题- (共8题)
5.
在①H2、N2、O2、CO ;②SO2、Na2O、P2O5、H2O ;③HCl、H2SO4、NaHCO3、HNO3三组物质中,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A.H2、P2O5、H2SO4 | B.N2、SO2、HCl |
C.CO、Na2O、HNO3 | D.CO、Na2O、NaHCO3 |
6.
豆腐起源于安徽省淮南八公山。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C. 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 属于有机物
A. 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C. 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 属于有机物
7.
下面是小明同学用连线的方式对某一主题内容进行归纳的情况,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 B.微观粒子与物质的构成 |
组成水的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铝元素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 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
C.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 | D.环境保护与物质使用 |
点燃可燃性的气体之前———验纯 汽车到加油站加油——严禁烟火 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 减少水污染———使用无磷洗衣粉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酸雨的发生———使用新型能源 |
A. A B. B C. C D. D
9.
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方法能配制出该选种溶液的是
A.4g氯化钠和16g水 | B.16g20%的氯化钠溶液和5g水 |
C.10g8%的氯化钠溶液蒸发4g水 | D.14g10%的氯化钠溶液和1g氯化钠 |
11.
甲、乙、丙、丁分别是NaCl、Ba(NO3)2 、Na2CO3、HCl四种溶液,已知甲和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不可能是Ba(NO3) 2 | B.甲一定是Na2CO3 |
C.丙一定是盐酸 | D.甲一定是NaCl |
5.选择题- (共11题)
6.填空题- (共5题)
24.
(1)高铁酸钾(K2FeO4)是红黑色粉末,小晶体呈现红彩闪光,易溶于水,易与水反应,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②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K2FeO4+10H2O=4Fe(OH)3↓+ 8KOH+______↑
(2)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剧烈反应,生成氢气;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写出实验①②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②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试完成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K2FeO4+10H2O=4Fe(OH)3↓+ 8KOH+______↑
(2)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剧烈反应,生成氢气;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写出实验①②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从H、O、S、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一种物质,并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
①具有可燃性的单质
②污染空气的氧化物
③用所给的元素组成物质写出一个化合反应
④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
①具有可燃性的单质
②污染空气的氧化物
③用所给的元素组成物质写出一个化合反应
④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
26.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100g水,分别充分溶解A、B、C三种物质,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时,分别配制A、B两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需要用水的质量相等;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4)t4℃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t3℃时,在三只烧杯中各装入100g水,分别充分溶解A、B、C三种物质,其中溶解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时,分别配制A、B两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需要用水的质量相等;
(3)当A中含有少量的B时,可以用 法提纯A。
(4)t4℃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至t3℃,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欲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请选择所用试剂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混合物 | 所用试剂 | 化学方程式 |
(1)铜粉中混有铁粉 | | |
(2)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 | | |
(3)硫酸钠中混有硫酸铵 | | |
(4)硝酸钠中混有氯化钠 | | |
28.
(6分)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营养素。下图所示的食物金字塔是营养学家提出的健康饮食食 物结构。其中谷类富含的营养素是 :蛋、奶、鱼、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主要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C的食物是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中的油脂,来源于 等食物。油脂是制肥皂的主要原料,肥皂水中滴入酚酞变红色,表明肥皂水的pH 7。当衣服沾上油污时可用汽油除去,原因是 。

7.实验题- (共1题)
29.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Ⅰ)。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在实验室里,常用 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Na2CO3代替大理石反应的原因是 。
(3)小红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设计了如下装置(Ⅱ):你认为,装置Ⅱ与装置Ⅰ相比较,装置 (填“Ⅰ”或“Ⅱ”)更好一些。理由是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她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实验室里,常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小红又设计了如右上图三种装置,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你认为,选择 装置更为合理。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在实验室里,常用 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用Na2CO3代替大理石反应的原因是 。
(3)小红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设计了如下装置(Ⅱ):你认为,装置Ⅱ与装置Ⅰ相比较,装置 (填“Ⅰ”或“Ⅱ”)更好一些。理由是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她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实验室里,常用 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小红又设计了如右上图三种装置,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你认为,选择 装置更为合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