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东省东营市胜利一中最后一次中考模拟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4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9/12

1.计算题(共1题)

1.
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_____________;
(2)求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求题(1)滤液中还含有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选择题(共4题)

2.

填上与左图相对应的英文代表字母。

{#blank#}1{#/blank#}     A. banana

{#blank#}2{#/blank#}     B. peach

{#blank#}3{#/blank#}     C. apple

{#blank#}4{#/blank#}     D. orange

{#blank#}5{#/blank#}     E. pear

3.

five apples

4.

five apples

5.

five apples

3.单选题(共3题)

6.
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
B
C
D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
 
A.AB.BC.CD.D
7.
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为保鲜在食用猪血中添加甲醛溶液B.为提高蛋白质含量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C.为美观在玉米馒头中添加合成色素柠檬黄D.为疏松可口在焙制面包时添加小苏打
8.
灰霾天气是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的含量增多而影响空气的能见度,它比粗颗粒物降低能见度的能力更强。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灰霾天气的是
A.利用清洁能源B.随意丢弃塑料C.随意丢弃废电池D.焚烧垃圾

4.填空题(共5题)

9.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⑴汽车燃料“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  物(填“有机”或“无机”),汽车启动时要“打火”,从燃烧的条件看这是提供了  ,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⑵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化学肥料,从农作物必需的较大量营养元素看,它属于
肥。某农民因自己的小麦生长迟缓、叶绿素少而购买碳酸氢铵,你还可以向他推荐下列化肥中的
A.尿素B.过磷酸钙C.硫酸钾
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也可能给土壤和环境带来污染。你对施用化肥的建议是:
 
10.
为了检验草酸(H2C2O4)分解的产物中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并收集一氧化碳,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按要求回答相应的问题:
《资料》CO遇到浸有磷钼酸溶液的氯化钯黄色试纸,立即变蓝;而CO2遇该试纸不变色

(1)当D中出现浑浊现象时可证明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D中盛放的是  ,可证明产物中还含有一氧化碳和水的实验现象是
(2)E装置的作用是 ,则E中的溶液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
请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两线交叉点P的含义是
⑵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⑶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物质序号)。上述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   
(填物质序号)。
12.
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E中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中有一种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⑴写出D的化学式 ,标出各元素的化合价     
⑵E与F反应的产物属于 (填“酸”、“碱”或“盐”)。G到F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对人类的生命既有有益的物质,也有有害的物质。请从这个角度谈谈你对C物质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3.
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混合溶液的温度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增加而变化,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⑴由图可知,该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从A到B过程中,混合溶液的pH逐渐   ,B点表示的含义是    ,当混合溶液处于B、C点之间状态时,滴入酚酞试液变 色。
⑵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从微观角度看,反应的实质是
反应结合生成了水。

5.实验题(共1题)

14.
小丫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小丫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小敏此结论不合理,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    ;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a.可能是CO2 b.可能是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证明猜想   成立;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结论)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  物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