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4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2/21

1.简答题(共1题)

1.
(3分)某盐矿井采出的食盐(俗称井盐)中含有CaCl2,为设计除杂方案需测定CaCl2的含量,准确称量上述井盐22.8g,向其中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食盐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求:
(1)井盐中CaCl2的质量分数。
(2)检测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14题)

2.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4Al + 3O2 2Al2O3    B. Zn + H2SO4 ZnSO4 + H2
C. CaCO3 高温CaO + CO2↑ D. C2H5OH+3O2 点燃2CO2 + 3H2O
3.
下图形象的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的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
C.参加反应的A、B、C各原子的个数比为1∶2∶2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改变
4.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OB.CO2C.O2D.H2SO4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硅B.氧C.铁D.铝
6.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氧气占78%
C.空气中按体积计算氮气占21%D.空气中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占1%
7.
将浑浊的河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A.沉淀B.消毒C.吸附D.蒸馏
8.
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水B.食盐水C.牛奶D.泥水
9.
已知CaCl2和Na2CO3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常温下向pH=13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
C.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热蒸发水分至有白色晶体析出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10.
在配制溶液时,小红同学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充分搅动后完全溶解,得到了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100g。则原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
A.9%B.11%C.15%D.18%
11.
下列物质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减少的是
A.烧碱固体B.浓盐酸C.浓硫酸D.生铁
12.
以下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A.K2SO4B.CO(NH2)2C.Ca3(PO4)2D.NH4H2PO4
13.
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生活和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烟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吸烟有害健康
B.食用经甲醛水溶液浸泡过的水产品对人体有益
C.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天然物质都无毒无害
14.
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B.进入闲置的地窖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夜间发现家中煤气泄露,立即开灯查明泄露原因
15.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气体
CO2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C
CaO固体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A.AB.BC.CD.D

3.选择题(共13题)

16.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表(注:表中“+”表示该植物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种类

高度(cm)

生长型

对照

轻度入侵

中度入侵

重度入侵

高山乌头

20﹣40

多年生

草本

+

藜芦

50﹣100

+

毛蕊老鹳草

30﹣80

+

大白花地榆

50﹣80

+

+

小叶章

60﹣90

+

+

+

牛皮杜鹃

10﹣25

灌木

+

+

+

笃斯越桔

10﹣15

+

+

17.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表(注:表中“+”表示该植物存在).请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种类

高度(cm)

生长型

对照

轻度入侵

中度入侵

重度入侵

高山乌头

20﹣40

多年生

草本

+

藜芦

50﹣100

+

毛蕊老鹳草

30﹣80

+

大白花地榆

50﹣80

+

+

小叶章

60﹣90

+

+

+

牛皮杜鹃

10﹣25

灌木

+

+

+

笃斯越桔

10﹣15

+

+

18.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mathml#}q=12{#/mathml#} ,前n项和为Sn,则 {#mathml#}S4a4{#/mathml#} ={#blank#}1{#/blank#}.
19.美国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张进团队于2016年10月19日在美国生殖医学学会会议上正式宣布,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男婴已于2016年4月诞生.如图是该男婴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如表为“如何改造因过度放牧而退化的草场”课题组进行的一项子课题的研究,表中数据单位是kg/hm2

放牧程度

总现存生物量

播种牧草

杂草

白三叶

鸭茅

可食性杂草

有害植物

轻度

11200

150

1650

9300

100

中度

10600

220

800

9300

280

重度

3810

210

400

2800

400

回答下列问题:

21.如表为“如何改造因过度放牧而退化的草场”课题组进行的一项子课题的研究,表中数据单位是kg/hm2

放牧程度

总现存生物量

播种牧草

杂草

白三叶

鸭茅

可食性杂草

有害植物

轻度

11200

150

1650

9300

100

中度

10600

220

800

9300

280

重度

3810

210

400

2800

400

回答下列问题:

22.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在①H2②CO  ③CO和H2的混合气   ④C6H12O6(   )
23.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24.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25.

I'm five.

26.如图为家兔体内部分沖经﹣体液调节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⑤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肌肉接点,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
28.在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某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两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4.填空题(共5题)

29.
(1)用化学符号或者化学式表示: 2个氢原子 ; 3个甲烷分子
(2)有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若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则X的值为  ;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X的值为   
(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填序号)。
(3)若用右图装置按箭头所示的流向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请将集气瓶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31.

右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_________(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会生锈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 (填“大于”、“ 小于”、或 “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32.
如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交点n的含义为
⑵比较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当温度在t1和t2之间时,溶解度a  b。
⑶要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⑷使a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    ;要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均可采用的方法是    
33.
从HCl、NaCl、NaOH、Na2CO3、Ca(OH)2五种溶液中取出几种,进行混合。已知往碳酸钠溶液滴加少量盐酸时发生此反应Na2CO3+HCl="=NaCl" + NaHCO3
(1)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里滴加,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里滴加直至过量,溶液的总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
(3)若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最多有 种。
(4)两种溶液混合后无现象,滴加第三种时马上有气泡产生,第三种物质是
(5)第一种物质取少量,加入过量的第二种物质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第三种物质,开始无现象,接着有无色气体产生,第二种物质是   

5.实验题(共1题)

34.
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往往混有很多杂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CO2。A中分液漏斗盛有足量液体,锥形瓶内有燃着的足量的蜡烛和盛有黑色粉末的烧杯。B中试管装有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C中试管装有盐酸。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CO2与Na2CO3溶液也能反应生成NaHCO3

(1)K1是打开的,K2是关闭的。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开关放下足够多的液体,发现蜡烛燃烧的更旺。B中的现象是(足够长的时间)_________;用三个化学方程式表示B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接着关闭K1,打开K2。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C中的现象(B、C间的导管提前充满水)___________。
(3)C中的气体即为蜡烛燃烧产生的部分纯净的CO2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