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氯化钙在生活中常用作干燥剂、融雪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防冻液等。某工厂以石灰石为原料生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流程如下。原料石灰石中含有的杂质主要是MgCO3、SiO2和Fe2O3。

(1)第①步酸洗所用的酸是_________(填编号)。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稀硝酸
(2)酸洗时酸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
(5)操作II的名称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

(1)第①步酸洗所用的酸是_________(填编号)。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硫酸 D稀硝酸
(2)酸洗时酸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
(5)操作II的名称是:蒸发浓缩、___________。
2.简答题- (共2题)
2.
某失去标签的固体粉末物质A,可能是CaO、Na2CO3或Mg中的一种。为了分析其成分,取少量固体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物质A不可能是 (填俗名)。
(2)若现象C仍为无色溶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 。
(3)若现象C为白色沉淀,则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固体物质A是由上述两种或三种物质混合而成,且实验方案中现象C仍为无色溶液,则固体物质A是 。

(1)物质A不可能是 (填俗名)。
(2)若现象C仍为无色溶液,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收集气体B的方法是 。
(3)若现象C为白色沉淀,则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若固体物质A是由上述两种或三种物质混合而成,且实验方案中现象C仍为无色溶液,则固体物质A是 。
3.
(3分)考古出土的青铜器表面有一层绿色的物质,俗称铜绿,其化学式是Cu2(OH)2CO3。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绿中Cu、H、C、O的原子个数比是 。
(2)铜绿Cu2(OH)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Cu2(OH)2CO3
2CuO + H2O +
↑,“
”的化学式是 。
(1)铜绿中Cu、H、C、O的原子个数比是 。
(2)铜绿Cu2(OH)2CO3(相对分子质量为22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Cu2(OH)2CO3



3.计算题- (共1题)
4.
普通黄铜由铜和锌组成,广泛用于制造板材、管材等,也用于铸造机械零件等。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取50.00g黄铜样品,加入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图。

(1)样品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___________。
(2)图中m与n的关系是m n(填“>”、“<”或“﹦”)。
(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某同学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请分析该同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
。
取50.00g黄铜样品,加入一种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有关实验数据如下图。

(1)样品完全反应产生H2的质量___________。
(2)图中m与n的关系是m n(填“>”、“<”或“﹦”)。
(3)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某同学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请分析该同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指出错误的原因。
。
4.单选题- (共8题)
5.
下列有关辨析中正确的是
①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点燃甲烷和氢气混合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④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中一定含碳酸盐;⑤盐溶液的pH一定等于7;⑥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①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③点燃甲烷和氢气混合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④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固体中一定含碳酸盐;⑤盐溶液的pH一定等于7;⑥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②④⑥ | D.②③⑥ |
6.
“低碳经济”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A. 开发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B. 生活、工作中能重复使用的物品重复使用,做到物尽其用
C. 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火力发电,促进经济发展
D. 节约用电,珍惜每一滴水
A. 开发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B. 生活、工作中能重复使用的物品重复使用,做到物尽其用
C. 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火力发电,促进经济发展
D. 节约用电,珍惜每一滴水
7.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 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加热到4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A. 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 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 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加热到4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0.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所用药品错误的是
A.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稀硫酸) | B.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BaC12溶液) |
C.KCl溶液中混有K2CO3(稀盐酸) | D.CO2中混有少量CO(灼热的氧化铜) |
5.选择题- (共16题)
17.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遇龙卷风翻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力抢救,从翻沉客船中成功搜救出幸存者.说明沉船内残存空气中的氧气,具有的用途是( )
18.2015年6月1日晚,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船在长江中游遇龙卷风翻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全力抢救,从翻沉客船中成功搜救出幸存者.说明沉船内残存空气中的氧气,具有的用途是( )
6.多选题- (共1题)
7.填空题- (共2题)
30.
氢氧化钠(NaOH)和氢氧化钙[Ca(OH)2]是常见的碱,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都会变质生成某一类盐,该类盐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将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升高温度,溶液浓度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例如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含有硫酸),熟石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置波尔多液来防治果树的霉叶病等,配制波尔多液时_____(填“能”或“不能”)用铁制容器。
(5)氢氧化钠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暴露在空气中都会变质生成某一类盐,该类盐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将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升高温度,溶液浓度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例如使用硫酸铵)会使土壤酸化(含有硫酸),熟石灰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生产中常用氢氧化钙和硫酸铜配置波尔多液来防治果树的霉叶病等,配制波尔多液时_____(填“能”或“不能”)用铁制容器。
(5)氢氧化钠常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元素。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摄入量不足会因缺铁而引起疾病。右图是某补铁剂的部分标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人体缺铁会引起 。
(2)实验室要用废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
①反应前要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洗涤油污所用的溶液是 。(填编号)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
(3)根据标签中的信息计算,服用一片该药相当于补铁 g(保留2位小数)。

(1)人体缺铁会引起 。
(2)实验室要用废铁屑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
①反应前要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洗涤油污所用的溶液是 。(填编号)
A.碳酸钠溶液 | B.稀盐酸 |
C.氢氧化钠溶液 | D.石灰水 |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写元素符号)。
(3)根据标签中的信息计算,服用一片该药相当于补铁 g(保留2位小数)。
8.实验题- (共3题)
32.
根据实验要求,分析作答。
(一)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装置A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
(3)某气体既可以用装置C收集又可以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二)某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若用该装置制取氢气,通过分液漏斗中加入30mL稀盐酸,与平底烧瓶中盛放的0.65g锌粒充分反应(盐酸足量)。回答下列问题:
(4)将右图装置连接成整套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a → → →d(填接口字母)。

(5)理论上0.65g锌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在该条件下应能收集到224mL的氢气,但3次实验收集到氢气体积的平均值约为242mL。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填编号)。
A.收集的气体包括了酸的体积 B. 收集的气体包括了空气的体积。
(6)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制取氢气最好选用的酸是 。
(一)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装置A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
(3)某气体既可以用装置C收集又可以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二)某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若用该装置制取氢气,通过分液漏斗中加入30mL稀盐酸,与平底烧瓶中盛放的0.65g锌粒充分反应(盐酸足量)。回答下列问题:
(4)将右图装置连接成整套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依次为a → → →d(填接口字母)。

(5)理论上0.65g锌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在该条件下应能收集到224mL的氢气,但3次实验收集到氢气体积的平均值约为242mL。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填编号)。
A.收集的气体包括了酸的体积 B. 收集的气体包括了空气的体积。
(6)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制取氢气最好选用的酸是 。
33.
为了研究气体除杂及物质之间的反应,设计了右图装置分别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

(1)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①除杂时混合气体的气流方向是由 (填“a”或“b”)端进入洗气瓶。
②A、B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当看到
现象时,说明CO2已除尽。
(2)用该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提供的药品有
①紫色石蕊溶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纸花。
A、B中应依次盛放 (填药品序号),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①除杂时混合气体的气流方向是由 (填“a”或“b”)端进入洗气瓶。
②A、B中都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B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当看到
现象时,说明CO2已除尽。
(2)用该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提供的药品有
①紫色石蕊溶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纸花。
A、B中应依次盛放 (填药品序号),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4.
某同学进行试验探究时,欲配制10%的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试剂。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未溶物。为探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在20℃时的溶解度2.1 g。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3)在20℃室温下, (填“能”或“不能”)配制10%的Ba(OH)2溶液。
五、计算与分析题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由于合金更容易适合不同的用途,因此被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及科学研究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7、28题。
(1)烧杯中未溶物仅为BaCO3,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试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
实验步骤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 | |
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 有 ① 生成,说明有Ba2+ |
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是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用带塞导气管塞紧试管,把导气管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 | 试管中有 ②生成,烧杯中 ③ ,结合步骤2说明沉淀是BaCO3。 |
步骤4: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 ④ 。 | 试管中有蓝色沉淀生成,说明有大量的OH—,综合上面步骤可知试剂由大量Ba(OH)2和少量BaCO3组成,假设成立。 |
(3)在20℃室温下, (填“能”或“不能”)配制10%的Ba(OH)2溶液。
五、计算与分析题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但由这些纯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由于合金更容易适合不同的用途,因此被大量应用于日常生活、工农业及科学研究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7、28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简答题:(2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6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