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广东省湛江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一)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3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9/22

1.简答题(共2题)

1.
)自然界各种资源为我们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合理地开发利用。
(1)为防止空气中CO2含量增加带来的温室效应,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CO2甲烷反应。该反应使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4和H2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经蒸发结晶可获得粗盐。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实验室里可通过下列步骤制取精盐:_________→过滤→____________ (填写操作步骤)。
(3)“城市假日广场”公众饮水机是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4)2014年省运会在湛江举办,让人们更加关注环境。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B.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少开车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2.
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⑴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⑵操作Ⅰ的名称是 ,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⑶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⑷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可得,滤渣中一定含有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3.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

 
  
 
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
道?

3.选择题(共10题)

4.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5.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面几种情景,他引用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6.

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下面几种情景,他引用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7.

下列各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8.

下列各句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尤其到了唐代,不少诗人都是在异乡进行诗歌创作,在游历的过程中进行创作。

②诗歌是情绪的流动,这些诗人,如屈原、杜甫就是游子。

③诗歌与旅游的渊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

④从楚国的屈原开始,诗歌与旅游变得密不可分。

⑤他们在行走的过程中留下了最丰富、最感人的诗篇。

9.

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

10.

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1.

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读“长江水系略图”和“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4.单选题(共1题)

1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利用肥皂水可区别硬水和软水
C.羊毛和腈纶可以用燃烧的方法鉴别D.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缺微量元素碘

5.多选题(共4题)

15.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不同的球体代表不同的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物都是有机物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中可能有氧化物
D.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6.
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将食盐经溶解、过滤、蒸发来制纯净的氯化钠
B.鸡蛋放入醋中变成“软壳蛋”
C.用水、白糖、柠檬酸、纯碱制汽水
D.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17.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A.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
B. 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浸入待测液,测定结果不变
C. 硝酸铵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下降,因为硝酸铵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
D.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气体
18.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A.向稀硝酸中加水
B.双氧水分解
C.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加金属
D.向稀硫酸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6.填空题(共4题)

19.
)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    ;(2)4个硫酸根离子 ;(3)3个氧分子   
20.
(5分)据报道:近年来在10多个城市的上万套全装修房项目中,大量使用甲醛严重超标、劣质的安信地板。我国《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规定:“El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mg/L;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mg/L。”目前,化学家已能从马铃薯中提取植物胶做板材的黏合剂,有效地减少了甲醛的排放。试根据上述资料填空。
(1)已知甲醛的结构式为,该物质为___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碳、氢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 (精确到0.1%)。
(2)E1级板材比E0级板材释放甲醛量多了 倍。
21.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对Cu、Fe、Mg、Ag、Al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学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⑴下列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序号,下同)。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⑵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或“失”) 电子。
⑶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与浓硫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Cu + 2H2SO4(浓)CuSO4 + X↑ +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4)Cu、Fe、Mg、Ag、Al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出其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据图回答: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____ 。
(2)将t2℃时A、B、C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______ ,无溶质析出的是_______。
(3)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4)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

7.实验题(共1题)

23.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科学探究题:(1道)

    选择题:(10道)

    单选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