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安徽省巢湖黄麓中心学校中考模拟二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2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10/15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某化学小组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二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Cu;
②只有 ;③是Cu 、Fe2O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 = 2FeCl2+CuCl2
(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甲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③,而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甲”或“乙”)。
(2)丙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右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不需要,
(答对下面(4)与(反思评价)两小题将奖励4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60分)
(4)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反思评价)丁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2.单选题(共5题)

2.
某科学家在一次化学论坛会上提出 “化学不是问题,化学解决问题”的观点,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
B. 利用化学开发新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C. 利用化学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D. 化学是万能的,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
3.
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关于图表提供的信息或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表,可查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选择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
C. 根据空气质量周报,可知道空气质量级别和首要污染物
D. 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各种酸、碱、盐的溶解度大小
4.
下图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熟石灰属于易溶物
B. 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C. 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D. 把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100℃溶液变浑浊
5.
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这是一份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这份早餐搭配中缺失的营养素是
A.油脂B.维生素C.糖类D.蛋白质
6.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闻气味 B. 熄灭酒精灯    C. 滴加液体 D. 倾倒液体

3.选择题(共3题)

7.

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8.

果蝇分布广、易饲养、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染色体数目少,有眼色、翅型、体色等多种性状,是遗传学的模式生物.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此为实验材料,揭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9.

和青蛙相比,鸟的成活率高.主要原因包括(  )

①体内受精  ②卵生  ③体外受精  ④卵外有卵壳保护  ⑤亲鸟有孵卵育雏行为  ⑥胎生.

4.填空题(共1题)

10.
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为:a ,b
(2)装置A可用作实验室制取O2或CO2的发生装置,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同学从装置A得到启发,在装置A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离铜网改成装置B来制取氢气,又用一支底部有一个小洞的试管和矿泉水瓶组合成装置C(夹持仪器都略去)。则B与A相比优点是 ,C与B相比不同之处是    ;而装置B显示的化学反应状态为   (填“进行中”或“已停止”)。
(4)用装置C制取CO2时若将铜网改用铁丝网做成,则产生的后果是     ,说明金属活动性Fe Cu(填“=”或“>”或“<”)

5.实验题(共1题)

11.
化学课后,某班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
 
氢氧化钠溶液
一定变质了。
 
(提出问题2)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并不断振荡。
生成。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
(2)取步骤(1)试管中的少量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实验结论)该氢氧化钠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1)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实验探究2)中,小明提出可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解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还有很多,试另举一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