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
(1)下图是金属铜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性。

(2)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锈蚀,原因是铝有“自我保护”作用,产生致密的保护膜,铝在空气中“自我保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铁制品很容易锈蚀。
①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②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除了保持其清洁干燥或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外,还可以 。
(4)若只用一种金属单质,两种盐溶液,来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验证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完成“铜树”实验时,先要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若用稀盐酸处理,当看到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氧化膜已被破坏。
(5)合成气(CO和H2)可用于制备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的二甲醚(CH3OCH3),还可用于冶炼金属,其部分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过程中CO和H2按分子个数比1∶2进行反应,制得二甲醚时,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 。
②根据示意图中标示的物质,合成气在冶炼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反应,其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下图是金属铜的一个应用实例,利用了金属铜的_______性。

(2)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锈蚀,原因是铝有“自我保护”作用,产生致密的保护膜,铝在空气中“自我保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铁制品很容易锈蚀。
①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塞紧木塞。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②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除了保持其清洁干燥或在其表面形成保护膜外,还可以 。
(4)若只用一种金属单质,两种盐溶液,来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则验证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完成“铜树”实验时,先要除去铝丝表面的氧化膜,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若用稀盐酸处理,当看到_________现象时,表明氧化膜已被破坏。
(5)合成气(CO和H2)可用于制备被称为21世纪新型燃料的二甲醚(CH3OCH3),还可用于冶炼金属,其部分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

①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过程中CO和H2按分子个数比1∶2进行反应,制得二甲醚时,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 。
②根据示意图中标示的物质,合成气在冶炼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反应,其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南南同学学完了溶质质量分数后与小组同学到实验室练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先用托盘天平称取纯净的氢氧化钠于洁净烧杯中,再用量筒量取自来水倒入烧杯中,搅拌后发现溶液中有白色浑浊物。对此现象小组同学都感到疑惑,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浑浊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自来水是硬水,常常含有Ca(HCO3)2和Mg(HCO3)2。
②Ca(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Ca(HCO3)2+2NaOH = CaCO3↓+2H2O+ Na2CO3
Mg(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Mg (HCO3)2+2NaOH = Mg(OH)2↓+2H2O+ Na2CO3
③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可形成稀溶液。
(作出猜想)猜想一:白色浑浊物是CaCO3
猜想二:白色浑浊物是Mg(OH)2
猜想三:白色浑浊物是 。
(实验探究)①取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自来水水搅拌,杯壁发烫,原因是 。静置冷却、过滤。
②取①滤渣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猜想 错误。
③另取①滤渣加热的蒸馏水,在上层清液中再加酚酞试液,液体变红,所以猜想 正确。
(拓展延伸)南南认为实验探究①过滤后的滤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吗? (填对或不对),你的证明方法是(写出操作方法、现象、结论)
(实验反思)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应该使用 水。
②判断自来水是硬水的方法是 。
(提出问题)白色浑浊物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自来水是硬水,常常含有Ca(HCO3)2和Mg(HCO3)2。
②Ca(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Ca(HCO3)2+2NaOH = CaCO3↓+2H2O+ Na2CO3
Mg(HCO3)2与足量的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Mg (HCO3)2+2NaOH = Mg(OH)2↓+2H2O+ Na2CO3
③Mg(OH)2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可形成稀溶液。
(作出猜想)猜想一:白色浑浊物是CaCO3
猜想二:白色浑浊物是Mg(OH)2
猜想三:白色浑浊物是 。
(实验探究)①取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自来水水搅拌,杯壁发烫,原因是 。静置冷却、过滤。
②取①滤渣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猜想 错误。
③另取①滤渣加热的蒸馏水,在上层清液中再加酚酞试液,液体变红,所以猜想 正确。
(拓展延伸)南南认为实验探究①过滤后的滤液是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吗? (填对或不对),你的证明方法是(写出操作方法、现象、结论)
(实验反思)①实验室在配制溶液时应该使用 水。
②判断自来水是硬水的方法是 。
3.单选题- (共6题)
3.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可以用高效催化剂将它们转化无害气体,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获得以下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
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物质的性质相同 |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一定不变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CO+2NO![]() |
6.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Fe2O3(Fe) | 盐酸 | 浸泡、过滤、洗涤、烘干 |
B | CO(CO2) | NaOH溶液、浓硫酸 | 洗气、干燥 |
C | CaO(CaCO3) | 水 | 过滤、烘干 |
D | NaCl(Na2CO3) | Ca(NO3)2溶液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是某同学在填写实验报告册时描述的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向pH试纸上滴入氯化钠溶液,试纸变红 |
D.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持续产生气泡 |
8.
阳阳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他关于本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 |
B.本实验能说明与稀盐酸反应时,镁屑比镁条更快 |
C.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 |
D.本实验能说明温度降低时,分子间间隔变小 |
4.选择题- (共6题)
14.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3~4世纪)的墓碑上记栽着:“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再活了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再过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儿子只活了他父亲全部年龄的一半;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中度过了四年,也与世长辞了.”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算出: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