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1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8

1.计算题(共1题)

1.
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粉末溶于400g水中配制成溶液,取一半该溶液,向其中加入20%的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22g,试计算(均写出计算过程)
⑴碳酸钠溶液的总质量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15题)

2.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A.是自然界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
B.是与变化前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是与变化前在元素组成上一定不同的物质
D.是与变化前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
3.
在下图中,四位同学说的是关于同一个化学反应的内容,这个反应是

A.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B. 电解水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4.
下列化学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B.H2C.2H2D.2H+
5.
比较下列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元素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A.B.C.D.
6.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7.
用一定量的NH4NO3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可以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已知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固体混合物中KH2PO4的质量分数为
A.20%B.25%C.80%D.85%
8.
下列洗涤过程中所用试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稀盐酸洗去铁表面的锈D.用食醋洗去水壶中的水垢
9.
现有一瓶t℃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面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B.它一定既是浓溶液又是饱和溶液
C.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D.在t℃时,加入硝酸钾固体,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10.
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出现白雾
B.未密封保存的烧碱遇足量稀盐酸有气泡放出
C.滴加酚酞的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变蓝色
D.生锈的铁钉放入无色稀硫酸中溶液变黄色
11.
向10mLpH为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pH为4的溶液B.盐酸C.pH为0的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12.
下列各种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平鱼B.香蕉C.白菜D.玉米
13.
如图是某乳品厂生产的奶粉包装袋上部分文字说明,根据说明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奶粉是纯净物
B.此奶粉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C.此包奶粉中蛋白质的质量为25g
D.奶粉中的钙、铁、磷、锌指的是元素
14.
葡萄糖供给人体和维持体温所需能量的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 + 6O="==" 6CO2 + 6H2O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
B.葡萄糖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产生能量
C.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CO2的含量增加,O2的含量减少
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CO2如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的pH将增大
15.
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A.氧气B.氮气C.氢气D.甲烷
1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气体验满C. 检查气密性D. 加热液体

3.选择题(共22题)

17.

小明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均不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

18.

小明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和物镜,小黑点均不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

19.

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判断对错)

20.

把菠菜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沸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到了水中,如果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活细胞的哪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

21.

把菠菜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说明菠菜细胞被沸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到了水中,如果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却不会变成菜汤,这是活细胞的哪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

22.

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23.

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24.

以下是制作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25.

在细胞的结构中,能将细胞内部和外界环境分隔开的结构是(    )

26.

用铅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细点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判断对错)

27.

制作临时装片时,要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其目的是(    )

28.

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物镜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使所观察的物像到达的正中央,应移动玻片向(    )

29.

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物镜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使所观察的物像到达的正中央,应移动玻片向(    )

30.

使用显微镜时,如果物镜像在视野的右下方,要使所观察的物像到达的正中央,应移动玻片向(    )

31.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32.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33.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blank#}1{#/blank#}的,这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blank#}2{#/blank#},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blank#}3{#/blank#}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造到破坏.

34.

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35.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36.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37.

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38.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4.填空题(共3题)

39.
(5分)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间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图表示碘化氢(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有些碘化氢分子碰撞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和碘(I2),有些碰撞不会发生反应。

A B C
(粒子碰撞示意图)
⑴ A、B、C三图中表示碘化氢分子碰撞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图 (填字母序号)。
⑵ 若要得到一个氢分子,至少需要 个碘化氢分子碰撞。
⑶ 上述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
⑷ 分析反应过程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⑸ 该反应中碘化氢与氢气之间的质量比为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40.
小明从超市购买了一些食品,发现生产厂家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⑴有的采用真空包装,有的则采用充气包装,其中的气体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
⑵放置一包硅胶,在生产硅胶时用到硅酸钠(Na2SiO3),其中Si元素化合价为_____。
⑶放置一包生石灰,其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⑷放置一包还原铁粉(为灰色或黑色粉末),又称“双吸剂”,它吸收的两种物质是________,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 “双吸剂”是否仍然有效的方法为________。
41.
已知A与B、甲与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⑴若甲和乙都是固体单质,则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甲和乙都是气体氧化物,则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若A、B是常见的碱,甲、乙是常见的盐,而且当A转化为乙、B 转化为甲时,都是与同一种气体X发生反应。
①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乙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②B转化为甲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若甲和A发生中和反应,而且当A转化为乙、B转化为甲时,都是与同一物质Y发生反应,则Y的化学式为 ,此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题(共1题)

42.
某班同学到实验室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实验桌上摆放了下列仪器可供选用(铁架台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⑵组合一套制备并收集CO2的实验装置,应选用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⑶如果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⑷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
物质
制取气体的药品
制取气体的反应条件
气体的物理性质
氯气
固体二氧化锰、液体浓盐酸
需要加热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制取氯气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氯气可以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2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