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1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5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工业用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制烧碱。对于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化学小组同学将其产物进行过滤,并对滤液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滤液中只含氢氧化钠
假设二: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假设三:滤液中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假设四:滤液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已知:Na2CO3+ CaCl2= 2NaCl+CaCO3↓(白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放在试管中,再滴入氯化钙溶液
若生成白色沉淀
碳酸钠过量
若无明显现象
恰好反应
 
试回答:
(1)写出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哪种假设不合理,试说明理由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方案还不能说明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恰好完全反应,她的理由是
(4)丙同学认为要说明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还需在甲同学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她的实验方案是: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5)取18.6g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的杂质是碳酸钠),加水溶解得到溶液A,取A溶液的1/10向其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同时记录放出CO2的质量和消耗盐酸的质量(所得数据如右图)。试计算:

①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②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单选题(共20题)

2.
将39.5克含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80%的固体加热(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含钾元素),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58%,则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约为(    )
A.2.9克B.4.35克C.8.7克D.10.9克
3.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牛奶变酸C.水结冰D.食物腐败
4.
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CaO),氧化钙属于
A.氧化物B.单质C.混合物D.碱
5.
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iO2)常用作高级白色颜料。二氧化钛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
A. −2 B. +2 C. +3 D. +4
6.
冬季燃煤取暖做饭,要特别注意室内通风,以免造成人员中毒。这种有毒气体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氮气D.氧气
7.
防止金属生锈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A.AB.BC.CD.D
8.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烧碱D.氯化钠
9.
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味B.倾倒液体
C.取固体药品D.稀释浓硫酸
10.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去除杂质的方法
A
Cu ( Fe )
加过量硫酸铜溶液、过滤
B
NaCl (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C
CO (CO2)
通过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D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蒸发
 
A.AB.BC.CD.D
11.
白蚁会分泌出一种酸,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中最不容易被白蚁腐蚀的是
A.大理石B.铝合金C.铜制品D.钢筋
12.
下列图标中,装运浓硫酸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1) (2)   (3) (4)

A.(1)B.(2)C.(3)D.(4)
13.
下列气体中,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HClB.CO2C.SO2D.O2
14.
能将烧碱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区分开来的是
A.碳酸钠溶液B.酚酞试剂C.石蕊试剂D.稀盐酸
15.
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分别滴加到三种溶液中观察,现象记录如下表。分析鉴别三种溶液最好选用的物质是
 
植物的汁液
在硫酸溶液中
在氯化钠溶液中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A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B
万寿菊
黄色
黄色
黄色
C
牵牛花
红色
紫色
蓝色
D
玫瑰
浅红色
浅红色
绿色
 
A.AB.BC.CD.D
16.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为
A.消石灰B.苛性钠C.食盐D.纯碱
17.
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固体物质,它与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反应并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NaOHB.NaHCO3C.Ca(OH)2D.NaCl
18.
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B.乙一定是氯化钠溶液
C.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D.丁只能是盐酸
19.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生长靠营养”。当植物生长不茂盛时需施用尿素[化学式为CO((NH2)2]等化肥,尿素属于
A.磷肥B.钾肥C.氮肥D.复合肥
20.
能调节新陈代谢,但一般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可从蔬菜、水果中摄取的营养素是
A.糖类B.油脂C.维生素D.蛋白质
21.
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方便添加木柴

3.选择题(共25题)

22.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23.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哪个方向移动(    )

24.在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细胞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的变化(    )
25.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多肽E和多肽F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元素或基团

C

H

O

N

氨基

羧基

多肽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F

182

294

55

54

6

1

26.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多肽E和多肽F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

元素或基团

C

H

O

N

氨基

羧基

多肽E

201

348

62

53

3

2

多肽F

182

294

55

54

6

1

27.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分别为(    )

①氨基酸分子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链   ⑥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8.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分别为(    )

①氨基酸分子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链   ⑥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29.形成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分别为(    )

①氨基酸分子 ②C、H、O、N等元素

③氨基酸脱水缩合    ④一条或几条多肽链连接在一起

⑤多肽链   ⑥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30.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31.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32.由A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引起的禽流感是一种高致病性禽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33.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34.下列各组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35.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36.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37.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38.今年的6月5日是第44各“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
39.

组成糖原和核酸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

40.成人每天饮少量葡萄酒,有益心脏健康,还促进血液循环和帮助消化的作用.许多人自己动手酿制葡萄酒.他们制作的方法是:选择成熟的葡萄,留蒂剪下用淡盐水浸泡清水,将葡萄捣碎后与白糖以6:1的质量比混合,装入瓶中密封25天左右,过滤就可得到色泽亮红的可口葡萄酒.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酿制葡萄酒往往含有不同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甲醇(CH3OH),甲醛(CH2O)、朱醇油等,因此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经过再加工才可以放心使用.
41.向100g稀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待固体完全溶液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2.向100g稀硫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待固体完全溶液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43.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44.如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在[]内填写图中序号,在横线上写出结构的名称),

45.

下列古语中能体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求的是(    )

46.

下列古语中能体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要求的是(    )

4.填空题(共6题)

47.
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 、煤、石油。
(2)控制可燃物的二氧化碳排出量,充分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 (只填一种)等新能源。
(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CH3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 “有机化合物”)。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3OH)
B.甲酸(HCOOH)
C.乙醇(CH3C H2OH)
D.乙酸(CH3COOH)
 
(5)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④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6)请你另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
48.
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填写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表示的含义:
内容



 
化学符号
 
2Fe
 

 

表示含义

 
1个钠离子
最外层电子数   ,属于非金属元素。
 
(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   ②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_____。
(3)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 C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
② A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9.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 B装置中a的仪器名称
(2) A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3) B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C装置可做的实验名称是
(5)铁在氧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6)按D装置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其可能的原因是   _。
50.
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下同)。

A.铁钳     B.铁锅 C.水龙头   
(2)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    
(3)水龙头表面镀有一层铬,是为防止铁生锈。请写出一种防止学校铁门生锈的方法    
(4)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纳米α—Fe粉”,也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    
51.
根据图1和图2回答问题:

图1   图2
(1)甲、乙溶液中的溶剂是    
(2)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3)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时,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表示的是 物质(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
(4)右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t2℃时所得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若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

A.冰
B.浓硫酸
C.硝酸铵
D.干冰
 
E.氢氧化钠F.氧化钙
52.
根据初中化学已学的物质,请分析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金属X、Y、Z分别是Fe、Al、Cu、Ag中的三种,其中X能与稀H2SO4反应生成X2(SO4)3,而Y、Z不能与稀H2SO4反应,Y能与AgNO3溶液反应,而Z不能与AgNO3溶液反应,则X、Y、Z依次为 ,并写出Y能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锈钉放入稀盐酸中,反应的现象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请写出锈钉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    ,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写化学式)    

(3)现有A、B、C、D、E五种物质的稀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2CO3、HCl、Ca(OH)2、NaCl、CuSO4中的某一种溶液。
(提示)物质间反应的产物溶解性可参考右表。
小资料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OH-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挥
Na+




Ca2+
微溶

微溶
不溶
Cu2+
不溶


不溶
 
① 首先被鉴别出来的物质E是
② 将剩余的四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a. 将E分别滴入A、B、C、D中, B、C出现沉淀,其余没有明显现象。
b. 将A分别加入B、C、D中, C、D没有明显现象, B中有气泡冒出。.
c. 将C分别加入A、B、D中,B白色沉淀,A、D没有明显现象现象。试推断A、B、C、D物质是

5.实验题(共1题)

53.
老师用右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中装有体积比约为3:1的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B装置中盛有足量铁粉;C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盐酸。

(1)关闭活塞K,当将A装置中胶头滴管里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可以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是 ;A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立即打开活塞K,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
(3)C装置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提供药品   b.控制气体总量   c.调节装置内的压强   d.可用来储存气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