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过碳酸钠(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 ;
(2)装置③的作用是: ▲ ;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
Ⅲ.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 。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Ⅰ.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1)装置②的作用是: ▲ ;
(2)装置③的作用是: ▲ ;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 g;
Ⅱ.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②吸收 |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②中冷凝而被吸收 |
C.装置①、②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②吸收 |
2.选择题- (共3题)
3.单选题- (共1题)
5.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 B | C | D |
![]() | ![]() | ![]() | ![]() |
在一定量的 AgNO3 溶 液中逐滴加入 NaCl 溶液 | 等质量的 Zn 和 Mg 分 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足量) 反 应 | 向 NaOH 溶液中逐滴 加入稀盐酸 | 等质量 CaCO3 分别与等体 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足量)反应 |
A.A | B.B | C.C | D.D |
4.填空题- (共1题)
6.
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尽可能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
⑵ 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 ;
⑶小强用15.8g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⑷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制取氧气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后 。
⑸ 小明要制取少量CO2,他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收集CO2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的方法是 。
⑹ 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便于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必须使长颈漏斗 。

⑴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尽可能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装置序号)进行组装,而小明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 ;
⑵ 在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 ;
⑶小强用15.8g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⑷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制取氧气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后 。
⑸ 小明要制取少量CO2,他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收集CO2的装置是(填装置序号) ,选用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CO2的方法是 。
⑹ C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作用是便于 。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必须使长颈漏斗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