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2题)
1.
自然界中存在着碳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 (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下列反应都能吸收CO2,对减少大气中CO2总量起重要作用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右图所示,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
(填化学式,下同),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它们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 (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下列反应都能吸收CO2,对减少大气中CO2总量起重要作用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O2+ C![]() |
B.6CO2+ 6H2O![]() |
C.CO2+ H2O(大自然中的水)![]() |
(填化学式,下同),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
铁、铜等金属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
(1)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是 (填“铁”或“铜”)的合金,这种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 面;为保护汽车的金属外壳,表面通常喷一层油漆,其主要作用是隔绝 ,防止金属锈蚀。

(2)某工厂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具体过程如下:

①废铁丝投入到硫酸铜废液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废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其目的是 。
②过量废铁丝与硫酸铜废液充分反应后,为了得到纯净的铜粉,Ⅰ的主要步骤是 。
③在“氧化铜”(含少量铜)转化为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与该过程有关的是 。
(1)制造汽车所用的钢材是 (填“铁”或“铜”)的合金,这种金属在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的 面;为保护汽车的金属外壳,表面通常喷一层油漆,其主要作用是隔绝 ,防止金属锈蚀。

(2)某工厂利用废铁丝、硫酸铜废液(含硫酸亚铁)和废铜粉制备硫酸铜晶体。具体过程如下:

①废铁丝投入到硫酸铜废液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废铁丝在投入硫酸铜废液前需用稀H2SO4进行处理,其目的是 。
②过量废铁丝与硫酸铜废液充分反应后,为了得到纯净的铜粉,Ⅰ的主要步骤是 。
③在“氧化铜”(含少量铜)转化为硫酸铜溶液的过程中,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与该过程有关的是 。
|
2.推断题- (共1题)
3.
右图表示初中常见几种不同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图中“…”表示虚线两边的化合物可以转化或相互反应。请根据以下每小题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

(1)若A能与B、F、D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
已知:B与D;C与E;F与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中元素质量比为7:3。那么A的化学式为 ,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C、G、E依次能向中心转化,最终生成A,且C、G、E能顺时针转化。
已知:C、G、E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A、B、D、F也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G是几种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那么A的化学式为 ,E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C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

(1)若A能与B、F、D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
已知:B与D;C与E;F与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中元素质量比为7:3。那么A的化学式为 ,F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转化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C、G、E依次能向中心转化,最终生成A,且C、G、E能顺时针转化。
已知:C、G、E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A、B、D、F也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G是几种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那么A的化学式为 ,E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C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不但要求营养,更要求健康。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这种食品中有一个单独包装的保鲜剂,不会危害食品安全。某同学找来一种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食品保鲜剂,对它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
(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如右图所示,微生物只要得到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因此,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

(2)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
①浓硫酸 ②生石灰 ③氢氧化钠固体 ④铁粉
⑤硅胶(化学式SiO2●nH2O,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无毒无害)
(活动与探究)
(3)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⑤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 ,理由是 。
(4)实验探究:
(活动反思)
(5)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某同学经过仔细研究,认为直接取原固体滴加酚酞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即可确定是否含有该物质,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6)请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我们除可以使用这些保鲜剂外,还可以采用的保鲜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查找资料)
(1)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如右图所示,微生物只要得到养分,再加上充足的氧气和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生长。因此,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

(2)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
①浓硫酸 ②生石灰 ③氢氧化钠固体 ④铁粉
⑤硅胶(化学式SiO2●nH2O,无色透明粒状固体,无毒无害)
(活动与探究)
(3)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⑤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 ,理由是 。
(4)实验探究:
实验 | 操作 | 主要现象 | 结论与解释 |
实验1 初步判断 | 打开这种保鲜剂的包装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进行观察。 | 该样品为白色固体。 | 该保鲜剂一定不是 |
实验2 对该保鲜剂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 向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 | 形成白色浑浊液体, 试管壁发热。 | 结论与相关反应方程式 。 |
实验3 对该保鲜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 过滤实验2所得液体,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溶液变浑浊。 | 该保鲜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 |
将滤渣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活动反思)
(5)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某同学经过仔细研究,认为直接取原固体滴加酚酞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即可确定是否含有该物质,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
(6)请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我们除可以使用这些保鲜剂外,还可以采用的保鲜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4.计算题- (共2题)
5.
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得锥形瓶与棉花的质量为44.1g,称取黄铜样品20.0g。在锥形瓶中加入该样品和足量稀硫酸后瓶口塞上棉花,如图1所示。将电子天平称量的数据绘成下图2。


图1 图2
请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同学从多角度处理数据,下列数据处理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2)试计算:
①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图1 图2
请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同学从多角度处理数据,下列数据处理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2)试计算:
①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6.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对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硅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工业上生产硅的方法之一是:SiCl4 + 2H2
Si + 4HCl。若要制得14g硅,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是多少克?

5.单选题- (共8题)
11.
下列关于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目的 | 所加试剂 (或操作、图示)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检验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恰好完全 反应 |
B | 检验NaOH溶液 是否变质 | 加入足量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NaOH溶液 已变质 |
C | 检验某固体是否 含碳酸盐 | 加入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 | 固体中一定含碳酸盐 |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体积分数(反应前在瓶中放有少量水) | ![]() | 完全燃烧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
A.A | B.B | C.C | D.D |
12.
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① | 铜锌合金 | 稀HCl |
② | 盐酸与稀硫酸 | Na2CO3溶液 |
③ | 生锈的铁钉 | 稀HCl |
④ | H2SO4和CuSO4溶液 | NaOH溶液 |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③④ |
6.选择题- (共12题)
19.汽车遇红灯在路口等待时,通常是不熄火的,这不但会白白消耗能源,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有研究显示,汽车不熄火等候10s,约需消耗汽油11mL.若在路口等候30s,消耗的汽油质量约为多少g?消耗的汽油受到重力是多少?(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
20.我国运动员孙杨在里约奥运会200米自由泳比赛中问鼎冠军.当孙杨用手向后划水时,他获得向前的动力,此力的施力物体是{#blank#}1{#/blank#},这一事实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blank#}2{#/blank#}的.
21.如图所示,秋天的九华山路是芜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倾泻在满地黄色的银杏叶上,叶片上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圆形的光斑.银杏叶呈现黄色是因为银杏叶{#blank#}1{#/blank#}(选填“吸收”或“反射”)黄光,“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blank#}2{#/blank#}形成的太阳{#blank#}3{#/blank#}(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22.如图所示,秋天的九华山路是芜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倾泻在满地黄色的银杏叶上,叶片上偶尔还会出现一些圆形的光斑.银杏叶呈现黄色是因为银杏叶{#blank#}1{#/blank#}(选填“吸收”或“反射”)黄光,“圆形的光斑”是由于光的{#blank#}2{#/blank#}形成的太阳{#blank#}3{#/blank#}(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
23.
2016年11月3日,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5号”成功发射.“长征5号”全箭长约57{#blank#}1{#/blank#},火箭起飞质量约870{#blank#}2{#/blank#}.(以上两空选填合适的单位)航天器被火箭发射到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是7.9km/s.叫做第一宇宙速度,7.9k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blank#}3{#/blank#},合{#blank#}4{#/blank#} km/h.
7.填空题- (共1题)
27.
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溶液(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 ;
(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g;
(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溶液(填化学式);
(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8.实验题- (共2题)
28.
某校化学小组同学发现水田或池塘里常常不时地冒出一些气泡,他们为了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甲同学在用木棍搅动水田中的淤泥,并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的气泡上方,收集气体,如此重复几次后集满了两瓶气体。
(2)乙同学将其中一个集气瓶的玻璃片移开少许,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反复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有 ;然后移开玻璃片,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瓶口,剩余气体燃烧起来,他认为该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足以说明甲烷的存在,原因是 。
(3)为了验证这种可燃性气体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丙同学把另一瓶气体组装为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旋开活塞放水到集气瓶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的尖嘴处,气体燃烧起来。紧接着的操作、现象和判断是:①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碳元素;② 。

干燥管中的碱石灰(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为准确测定气体成分,小组同学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进行后续研究。
(1)甲同学在用木棍搅动水田中的淤泥,并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的气泡上方,收集气体,如此重复几次后集满了两瓶气体。
(2)乙同学将其中一个集气瓶的玻璃片移开少许,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璃片反复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有 ;然后移开玻璃片,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瓶口,剩余气体燃烧起来,他认为该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丙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足以说明甲烷的存在,原因是 。
(3)为了验证这种可燃性气体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丙同学把另一瓶气体组装为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旋开活塞放水到集气瓶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导管的尖嘴处,气体燃烧起来。紧接着的操作、现象和判断是:①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碳元素;② 。

干燥管中的碱石灰(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
为准确测定气体成分,小组同学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进行后续研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2道)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