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2.单选题- (共4题)
① Ni + 2HCl ="==" NiCl2+ H2↑
② Ni(OH)2+ 2HCl ="==" NiCl2+ 2H2O
③ NiO2+ 4HCl ="==" NiCl2+ Cl2↑ + 2H2O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③是复分解反应 |
B.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
C.反应②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 |
D.Ni(OH)2、NiO2和NiCl2中Ni的化合价都相同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丁的化学式相同
B. 只有丙物质属于单质
C. 若16 g乙参加反应,则生成的丙质量为32 g
D. 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是生成物分子中所含氧原子总数的2倍
3.选择题- (共9题)
成语“釜底抽薪”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①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②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③用嘴吹灭蜡烛;④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⑥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游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如图所示,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游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事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一I think I've got a bad cold,Doctor.Shall I take some medicine?
一No need.Your body itself is able to the virus. Just drink more water and rest.
4.填空题- (共3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出现的含硫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化学式)。
(2)FeS2中的铁元素是+2价,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写出②处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2000 t含杂质30%的矿渣炼铁,理论上可得到含铁98%的生铁质量为_________ t。
(4)在煤炭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SO2。工业上将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通入吸收塔,用石灰水淋洗,外加氧气的作用,使之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10℃时,在100 g水里溶解_________g KNO3时,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
(2)右图为NaCl 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则表示Na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填“甲”或“乙”);其中温度t的范围可能在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3)1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5 g NaCl 和KNO3固体,加热到60℃时,NaCl溶液为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加热前后,有关两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60℃时,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加热前后,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加热前后,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铁在生活中可用于制作炊具,因为它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性。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坚固的________(写化学式)。
(4)“洁厕灵”可以有效清除污垢,除去异味,其有效成分为盐酸。它不能用于清洁大理石制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5)“管道通”可使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其管道疏通剂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钠,在使用时不能与“洁厕灵”混合使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6)“漂白精”可以快速漂除衣物污渍,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若与“洁厕灵”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 ="===" NaCl+ X↑ + H2O ,则X的化学式为 。
5.实验题- (共4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序号,下同)。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

(1)取一个示压瓶,加入一种固体和一种液体,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盖中部凸起,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原状。则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写出一组);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2)另取一个示压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倒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且瓶盖中部凹陷,过了一会没有恢复原状。此实验能否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填 “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
(1)A溶液一定呈_____性(填“酸”或“中”或“碱”).
(2)气体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5)B溶液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④中产生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后将盛有C固体烧杯中的上清液取出少量,继续加入E溶液,仍有C固体析出,已知A与E中的阳离子相同,则实验后所得溶液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三种已知金属的参照实验
试剂 | Mg | Al | Fe |
MgSO4溶液 | 有气泡产生。 | “▲” | “▲” |
Al2(SO4)3溶液 |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白色固体附着。 | “▲” | “▲” |
FeSO4溶液 |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灰黑色固体附着。 | 试管底部有灰黑色固体析出。 | “▲” |
CuSO4溶液 | 有大量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 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 一段时间后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
用“▲”标记的实验有相同的现象,“▲”处应记录的是 ;表中的“灰黑色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Al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未知金属成分的探究
该小组同学将两根未知金属丝分开,如图所示放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

试剂 | 两根未知金属丝 |
CuSO4溶液 | 一根金属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另一根金属丝上没有气泡;一段时间后,两根金属丝表面都有红色固体附着。 |
通过与参照实验对比,可以获得的结论是:两种金属丝的成分不同,有气泡冒出的金属丝成分是 。用老师提供的试剂再进行一个实验,就能证明另外一种金属丝的成分,实验方案为 。
(3)实验反思
同学们在反思实验原理时,提出还可将另一种金属直接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金属产生气泡的快慢”这一现象进行判断,有的同学认为这种判断依据不够合理,理由是 。但是“将另一种金属直接放入稀硫酸或稀盐酸中”还是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成分,依据的现象是 。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