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有A~E五种稀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请根据一下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Ⅰ.将适量A分别滴入少量的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适量B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适量D分别滴入少量的A、B、C、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2)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稀盐酸 B分别通入CO2
C分别滴加少量水 D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3)从上述溶液中任选两种,将其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所有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
Ⅰ.将适量A分别滴入少量的B、C、D、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Ⅱ.将适量B分别滴入少量的A、C、D、E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
Ⅲ.将适量D分别滴入少量的A、B、C、E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能判断出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及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2)对还没有确定的液体,下列几种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分别滴加稀盐酸 B分别通入CO2
C分别滴加少量水 D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3)从上述溶液中任选两种,将其混合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所有组合是_______(填序号)。
2.计算题- (共1题)
2.
在完成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后,废液桶中倾倒了含有较多盐酸的混合溶液。为避免酸液污染环境,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6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CO2溶于水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

【小题1】通过上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g时,废液中的盐酸恰好处理完。
【小题2】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小题1】通过上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g时,废液中的盐酸恰好处理完。
【小题2】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单选题- (共14题)
5.
已知某物质X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又知该物质的制备原理为:
2KClO3+4HCl(浓)=2KCl+2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2KClO3+4HCl(浓)=2KCl+2X+Cl2↑+2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lO2 | B.HClO | C.Cl2O5 | D.HClO3 |
6.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D.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A.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D.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
9.
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 目的 | 鉴别CO2和CH4 |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Ca(OH)2 |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 除去CaO中的CaCO3 |
方案1 | 闻气味 | 滴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 点燃 | 加水溶解,过滤 |
方案2 | 看颜色 | 通入适量CO2,过滤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 滴加足量稀盐酸 |
A.A | B.B | C.C | D.D |
10.
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理论上得到氧分子和氢分子的个数比为2﹕1 |
B.理论上若得到8 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 mL氢气 |
C.理论上若得到4 g氢气,可同时得到32 g氧气 |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4.选择题- (共14题)
5.实验题- (共4题)
3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 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4)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 作用,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4)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32.
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

(1)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 和 ,关闭 ,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当看到D中有大量浑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1)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打开止水夹 和 ,关闭 ,从分液漏斗向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当看到D中有大量浑浊产生时,CO2已集满,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关闭止水夹K1和K3,打开止水夹K2,从分液漏斗向装置C中加入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实验结束,请写出此过程中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观察到的现象中,能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33.
铜、铁、锌是三种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⑵铁粉和水蒸气在加热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 __。
⑶小强同学为了验证Zn、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序号)。

⑷向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⑸铜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生锈。某化学兴趣小组用A~D装置探究铜生锈的条件(A、B、D中均为煮沸过的蒸馏水,B中试管上层充满CO2,C中放有干燥剂, D中通一段时间空气后将试管密封)。

十天后发现,只有A中铜生锈,且水面处铜生锈较严重。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②铜生锈的条件是__ __。
⑴细铁丝在氧气中能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⑵铁粉和水蒸气在加热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 __。
⑶小强同学为了验证Zn、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序号)。

⑷向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滤纸上一定没有铜 | B.滤纸上可能含有铁 |
C.滤液中可能含有盐酸 |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 |

十天后发现,只有A中铜生锈,且水面处铜生锈较严重。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
②铜生锈的条件是__ __。
34.
化学课上第一小组的同学做了碳酸钠溶液和A溶液反应的实验,有沉淀产生,同学们对浑浊液过滤,得到澄清滤液。第二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 A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相关资料)Ⅰ.CaCl2 + Na2CO3 CaCO3↓+ 2NaCl Ⅱ.CaCl2溶液呈中性
(1)(提出假设)第二小组同学认为A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 __,②是CaCl2。
(2)(设计实验)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第一小组同学肯定了他们的实验结论。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假设)

(3)甲的合理猜想 ;丙的合理猜想 。
(4)(实验验证)乙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
(5)(继续探究)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探究一 A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相关资料)Ⅰ.CaCl2 + Na2CO3 CaCO3↓+ 2NaCl Ⅱ.CaCl2溶液呈中性
(1)(提出假设)第二小组同学认为A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 __,②是CaCl2。
(2)(设计实验)第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溶液 | __ | 假设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 |
第一小组同学肯定了他们的实验结论。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假设)

(3)甲的合理猜想 ;丙的合理猜想 。
(4)(实验验证)乙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猜想不成立 |
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其理由是 。
(5)(继续探究)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4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