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99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25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各物质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A、B、D均为氧化物,A与B含有相同元素,B是最常用的溶剂。
①物质A的化学式为
② B与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③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B、C中含有相同元素,B是常用于灭火的气体。

① 物质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_______;C+E_______。

2.计算题(共2题)

2.
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含量(其他成分可忽略),将一定量的该样品溶解在100g水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当反应恰好完成时过滤,测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试计算该样品中:

(1)氯化钠的质量;
(2)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
“节能减排”是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已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及加热条件下可转化为水和甲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若66 g二氧化碳发生转化,得到甲烷的质量。

3.单选题(共10题)

4.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海水蒸发C.食物腐烂D.水果榨汁
5.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I),反应2NaI+Cl2=2NaCl+I2是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此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6.
右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a是氧气
B. 气体a与b质量比为8:1
C. 实验证明水是一种化合物
D. 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7.
下表所给出的各组概念中,不符合右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X
Y
Z
A
饱和溶液
溶液
混合物
B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C
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D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元素
 
A. A B. B   C. C   D. D
8.
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 浓盐酸质量减少     B. 钢铁生锈
C. 生石灰变质   D. 烧碱潮解
9.
用右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使固体与液体接触,能够观察到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物质是

A. 硝酸铵和水   B. 铁粉和稀硫酸
C. 碳酸钠和稀硫酸     D. 氯化钠和水
10.
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A. 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B. 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焙制糕点
C. 用甲醛溶液浸泡食用海产品以保鲜
D.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
11.
下列物质中,能作复合肥料的是
A.KNO3B.CO(NH2)2C.K2CO3D.Ca(H2PO4)2
12.
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体积读数B.熄灭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D.滴加液体
13.
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 mg
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 mg
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 g

4.选择题(共19题)

14.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6:3:2:1,据此推测,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有(    )

①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②两只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

③F1中灰色短尾鼠的基因型相同④F1中黄色长尾鼠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2:1

15.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哪些生物(    )

①酵母菌 ②硝化细菌 ③天花病毒 ④蓝藻 ⑤食用菌

16.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能适用哪些生物(    )

①酵母菌 ②硝化细菌 ③天花病毒 ④蓝藻 ⑤食用菌

17.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26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高10cm和26cm,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
18.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26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高10cm和26cm,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
19.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10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26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高10cm和26cm,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
20.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21.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表:下列对各种组合的判断错误的是(    )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22.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 _ _ _

Aa_ _ _ _

aaB_ _ _

aa_ _ D_

aabbdd

请回答:

23.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 _ _ _

Aa_ _ _ _

aaB_ _ _

aa_ _ D_

aabbdd

请回答:

24.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    )
25.父本为双显性纯合子,母本为双杂合子,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其子代中,非亲本基因型人个体占子代总数的(    )
26.用纯种高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    )
27.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28.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29.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30.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是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

31.茉莉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植株的数量比例分别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32.茉莉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选用紫花植株与紫花植株杂交,F1中红花、白花、紫花植株的数量比例分别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5.填空题(共1题)

33.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甲是_____。
(2)氧气、汞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 当a=___时,该粒子是原子;② 当a=11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
(4)如右图所示,将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放置一浸有浓盐酸的棉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5)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请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_______。

6.实验题(共3题)

34.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是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收集氧气的方法有    (填序号)。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2)用广口瓶可完成多种实验。根据下图回答。

①装置丙中,广口瓶内应装入的试剂是
②装置丁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5.
生活中离不开水。若水的硬度过大,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进行软化处理。
(1)小文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某硬水水样进行软化,其原理示意如右图所示。树脂的作用是除去硬水中的   

(2)生活中通过煮沸能够降低水的硬度。小文取此水样煮沸后,发现有水垢生成。为探究水垢的成分,他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水垢变白、变疏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部分溶解,
放出热量,
滤液的pH约为12


实验现象是   
 
(实验分析及结论)
①由实验Ⅰ可知,水垢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    
②实验Ⅲ小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根据实验探究,推测此水垢的成分中可能含有    
(3)小文另取该水样,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其反应为:
A + Ca(OH)2="=" 2CaCO3↓ + 2H2O,则A的化学式为   
36.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燃烧条件。

图1 图2 图3
(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水中的白磷 B.铜片上的白磷 C.铜片上的红磷
(2)如图2所示,将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3所示,在空气中放置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    ;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完成三组实验之后,同学成功探究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计算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