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如图所示,A、B、C、D、E、F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易溶于水,A与B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B与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F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一种盐。结合图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E的化学式为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单选题- (共11题)
2.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 实 | 解 释 |
A | 面包、馒头等食品具有海绵状构造 | 面团发酵过程中生成的CO2造成的 |
B | 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C |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D | 汽油可以作为汽车的燃料 | 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
A.A | B.B | C.C | D.D |
3.
硅(Si)等半导体元素的发现,是当今计算机高科技发展的基础,工业上从石英砂提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iO2+ 2C高温Si + 2CO 。该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复分解反应 |
7.
小明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实验: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不反应。②把X和Y分别放入Z的盐溶液中,在Y的表面有金属Z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
A.X>Y>Z | B.Y>X>Z | C.Z>Y>X | D.Y>Z>X |
8.
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5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 ( 密度为 1.14g/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量筒和胶头滴管 |
B.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400mL |
C.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 |
D.该稀硫酸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 5︰4 |
9.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 B. B C. C D. D
A.化学常识 | B.化学与食品 |
空气的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除暖瓶水垢——可用食醋浸泡 | 甲醛——浸泡肉类食品,以防变质 工业盐——用来腌制凉果、酸菜等食物 |
C.化学与生活 | D.化学与能源 |
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用Na2CO3溶液来鉴别 化纤织物、纯毛织物——用灼烧闻气味来鉴别 | 沼气、酒精——生物能源,可再生能源 石油、煤——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
A. A B. B C. C D. D
11.
保护环境,就是关爱自己。对于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 B.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增加农作物产量 |
C.加高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
3.选择题- (共7题)
15.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NaAlO2(aq) Al(OH)3 Al2O3(熔融) Al Fe
②S SO3 H2SO4
③Cu(OH)2CO3 CuCl2(aq) Cu
④Fe2O3 FeCl3 无水FeCl3
⑤饱和NaCl(aq) NaHCO3 Na2CO3.
17.常用的容量单位有{#blank#}1{#/blank#}和{#blank#}2{#/blank#},用符号表示分别为{#blank#}3{#/blank#}和{#blank#}4{#/blank#}.
4.填空题- (共3题)
20.
(5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 两种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2)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用100mL量筒接收排出的水时,液面如右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 mL。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和收集CO2时应选用 两种装置相连接,检验集气瓶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2)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用100mL量筒接收排出的水时,液面如右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 mL。

(3)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21.
安全高效的使用燃料,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煤、石油和天然气总称为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广大农村地区,柴草仍然是常用燃料,烧木柴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其目的是 ;堆积如山的柴草常发生火灾,人们常用泼水和扬沙土的办法灭火,其中泼水的主要作用是 。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潮解,他在家中也曾发现过饼干受潮会变软。这些现象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请你结合生活经验或化学知识另举一例说明空气中含有这种物质: 。
(4)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块根和果实里。
(1)煤、石油和天然气总称为化石燃料,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在广大农村地区,柴草仍然是常用燃料,烧木柴时,常把木柴架空一些,其目的是 ;堆积如山的柴草常发生火灾,人们常用泼水和扬沙土的办法灭火,其中泼水的主要作用是 。
(3)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生了潮解,他在家中也曾发现过饼干受潮会变软。这些现象说明了空气中含有 。请你结合生活经验或化学知识另举一例说明空气中含有这种物质: 。
(4) 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块根和果实里。
22.
(9分)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请问:
(1)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 “有机化合物”);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4)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以下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①多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坐小轿车。②尽可能不用一次性纸杯。③夏季将制冷空调室温调高一度。④纸张两面用。⑤人离灯熄。
(5)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性会增强,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二氧化碳使海水酸性增强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海水表面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理由是 。(提示:打开可乐瓶盖,二氧化碳气体溢出)
(1) 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 ;
(2)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加氢转化成甲烷(CH4)、甲醇(CH3OH)、甲酸(HCOOH)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属于 (填“无机化合物”或 “有机化合物”);
(3)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④ 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4)节能减排、低碳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以下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是 :①多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坐小轿车。②尽可能不用一次性纸杯。③夏季将制冷空调室温调高一度。④纸张两面用。⑤人离灯熄。
(5)为了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性会增强,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从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 能量(填“释放”或“消耗”);二氧化碳使海水酸性增强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海水表面的溶解度 (填“大”或“小”);理由是 。(提示:打开可乐瓶盖,二氧化碳气体溢出)
5.实验题- (共1题)
23.
(9分)(1)小明在学习中体会到:检验CO2时总是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时总是用NaOH溶液。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

现象结论:根据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写出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解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
(2)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白进行了下列计算:
问题假设:有含a克Ca(OH)2的Ca(OH)2溶液和含a克NaOH的NaOH溶液各100g,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计算结果:Ca(OH)2溶液吸收了44a/74克CO2气体;NaOH溶液吸收了44a/80克CO2气体(小白想:我只是比较两个结果,可以不约分)
计算结果分析:含等质量溶质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吸收CO2,Ca(OH)2溶液吸收的CO2的质量多。
结论:吸收CO2应该用饱和澄清石灰水。
思考评价:
小白的计算是否正确 ;
小白的计算结果分析是否正确: ;
小白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
(3)现在由你来进行合理的计算验证,你的问题假设是:“ 相等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具体计算时,你还需要的数据是 。
实验探究:在体积相同盛满CO2的两集气瓶中,分别用注射器注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NaOH 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

现象结论:根据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写出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解释通常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原因 ;吸收CO2较多的装置是 。
(2)计算验证:另一位同学小白进行了下列计算:
问题假设:有含a克Ca(OH)2的Ca(OH)2溶液和含a克NaOH的NaOH溶液各100g,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计算结果:Ca(OH)2溶液吸收了44a/74克CO2气体;NaOH溶液吸收了44a/80克CO2气体(小白想:我只是比较两个结果,可以不约分)
计算结果分析:含等质量溶质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吸收CO2,Ca(OH)2溶液吸收的CO2的质量多。
结论:吸收CO2应该用饱和澄清石灰水。
思考评价:
小白的计算是否正确 ;
小白的计算结果分析是否正确: ;
小白的结论是否正确: ;理由: 。
(3)现在由你来进行合理的计算验证,你的问题假设是:“ 相等的Ca(OH)2溶液和NaOH溶液,分别通入CO2气体,生成CaCO3和Na2CO3时,两种溶液吸收CO2气体各多少克?”
具体计算时,你还需要的数据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7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