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H2、CO、CO2和CH4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_________。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①同学们设计了装置B,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③若取1.6 g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增重1.8 g,装置D增重2.2 g。则气体X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_________。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4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①同学们设计了装置B,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②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③若取1.6 g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增重1.8 g,装置D增重2.2 g。则气体X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

(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①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②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
③20℃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④30℃时,向114 g K2CO3固体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升温至4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下:

小资料:K2CO3+ Ca(NO3)2 =CaCO3↓+ 2KNO3
①操作2的名称是 。
②溶液B和溶液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③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整数)。

(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温度/℃ | 20 | 30 | 5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2CO3 | 110 | 114 | 121 | 126 | 139 |
KNO3 | 31.6 | 45.8 | 85.5 | 110 | 169 |
①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
②曲线上M点的含义是 。
③20℃时,K2C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④30℃时,向114 g K2CO3固体中加入100 g水,充分溶解后升温至4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KNO3样品中含有少量K2CO3,其提纯过程如下:

小资料:K2CO3+ Ca(NO3)2 =CaCO3↓+ 2KNO3
①操作2的名称是 。
②溶液B和溶液C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③样品中钾元素的质量为 g(结果保留整数)。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3.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下顺序摆放着7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其中4、5号试剂瓶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 + 2HCl="2NaCl" + SO2↑ + 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这两瓶试剂的成分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性的亚硫酸钠(Na2SO3)溶液、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均可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②Na2SO3 + 2HCl="2NaCl" + SO2↑ + H2O。
③CO2与SO2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出猜想)根据受损标签的信息,推测4、5号溶液可能分别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2SO3溶液或NaCl溶液中的一种。
(实施方案)各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两组实验。

(继续实验)为了进一步确定4、5号溶液的成分,同学们分别取少量4、5号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实验。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分析认为4号溶液还可能是变质的NaOH溶液。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4号溶液是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
4.单选题- (共10题)
4.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对应的是
A.氮气的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
B.铁能与氧气和水反应——用于食品保鲜 |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 |
D.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作霓虹灯 |
5.
某种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8OCl2N2。下列关于这种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无机化合物
B. 碳、氢、氧 3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9∶8
C. 相对分子质量为277 g
D. 由C12H18O、Cl2、N2 3种分子组成
A. 是无机化合物
B. 碳、氢、氧 3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2∶9∶8
C. 相对分子质量为277 g
D. 由C12H18O、Cl2、N2 3种分子组成
10.
某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若先将甲中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 滴管甲 | 烧杯① | 滴管乙 | 烧杯② |
A | 双氧水 | 二氧化锰 | 水 | 氢氧化钠 |
B | 盐酸 | 镁 | 盐酸 | 碳酸钠 |
C | 水 | 氢氧化钠 | 水 | 硝酸铵 |
D | 水 | 氧化钙 | 盐酸 | 镁 |
A.A | B.B | C.C | D.D |
1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测定稀醋酸的pH时,将pH试纸润湿 |
B.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刻用湿布扑盖 |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用稀盐酸中和 |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CO2中的CO | 点燃 |
B | 除去CaO中的CaCO3 | 加水溶解并过滤 |
C | 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 | 点燃,闻气味 |
D | 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A.A | B.B | C.C | D.D |
5.选择题- (共8题)
6.填空题- (共2题)
22.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锌、干冰、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4)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如过氧化钙(CaO2)等。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它和水反应能生成一种碱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锌、干冰、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2)食醋中含有醋酸(CH3COOH),醋酸由 种元素组成,其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3)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4)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如过氧化钙(CaO2)等。过氧化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它和水反应能生成一种碱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
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铜可以做电线,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
(2)铝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工业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得到一种蓝色溶液。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8 g。
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滤渣的成分是 。
③氧化铜的质量为 g。
(1)铜可以做电线,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
(2)铝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3)工业常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冶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向一定量的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得到一种蓝色溶液。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2.8 g。
①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滤渣的成分是 。
③氧化铜的质量为 g。
7.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