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北京市延庆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97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2/21

1.计算题(共1题)

1.
甲、乙、丙、丁4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 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0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沉淀及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4位同学的实验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29.0
34.5
40.0
45.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g)
2.1
2.5
2.9
2.9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试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_同学的实验。
(2)计算样品中所含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14题)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稀硫酸除铁锈B.铜作导线C.铁制炊具D.黄金压成金箔
3.
下列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B.干冰升华C.钢铁生锈D.食品变质
4.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CaOB.Ca(OH)2C.Na2CO3D.HCl
5.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
B.铁丝插入盐酸中,无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
C.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该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有白色的烟雾生成
6.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过滤B.加热液体
C.加入铁钉D.检验气密性
7.
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 ①X+酸→盐+水;②X+水→碱;则X可能是
A.CaOB.Na2CO3C.CO2D.NaOH
8.
用l5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30%的稀硫酸的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l50g浓硫酸缓慢注入490g水中
B.配制时把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C.配制好的稀硫酸存放在铁制器皿中
D.配制的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
9.
下列药品中,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氢氧化钠B.澄清石灰水C.浓硫酸D.氯化钠
10.
科学家研究发现,通常情况下,青少年大脑皮层体液的pH>7者的智商要比pH<7者的智商高出1倍,最理想的人体大脑皮层体液的pH介于7.35-7.45之间。小聪同学大脑皮层体液的pH=7.40。其体液的酸碱性为 ( )
A.偏酸性B.偏碱性C.呈中性D.难以判断
11.
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经检验呈酸性并含有较多的CuSO4,这种废水对人体、牲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从环境保护和回收金属铜的角度考虑,可向废水中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B.纯碱C.铁粉D.盐酸
12.
下列物品中,不是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塑料薄膜B.腈纶布匹C.合成橡胶制成的轮胎D.纯羊毛内衣
13.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警示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危害。空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汽
14.
加油站、面粉厂都需张贴的图标是
A.AB.BC.CD.D
15.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NaOH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再过滤
C
CO(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D
Fe(Fe2O3)
加入过量稀盐酸,再过滤
 
A.AB.BC.CD.D

3.选择题(共14题)

16.

将下列的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three     B、two     C、five     D、one    E、four

{#blank#}1{#/blank#}

17.

将下列的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three     B、two     C、five     D、one    E、four

{#blank#}1{#/blank#}

18.

将下列的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three     B、two     C、five     D、one    E、four

{#blank#}1{#/blank#}

19.

How many birds?       

20.

How many dogs?         

21.

How many girls?       

22.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23.下列解释事实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24.

选出不同类别的单词。

① {#blank#}1{#/blank#}    A、two        B、too        C、four

② {#blank#}2{#/blank#}    A、hello       B、six        C、ten

25.

将下列的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A、seven    B、nine     C、eight     D、ten

{#blank#}1{#/blank#}

26.

从B栏中选出适合A栏的答案。

① seven {#blank#}1{#/blank#}     A. 九

② ten {#blank#}2{#/blank#}         B. 六

③ eight {#blank#}3{#/blank#}      C. 十

④ nine {#blank#}4{#/blank#}        D. 七

⑤ six{#blank#}5{#/blank#}           E. 八

2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29.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

4.填空题(共2题)

30.
请运用溶液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从该曲线可以看出,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

(2)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填序号)。
A.钾肥 B.氮肥 C.磷肥
(3)该图中a、b、c三点能表示氯化铵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在不饱和氯化铵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A.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4)室温下,将一瓶氯化铵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由10%变成25%,放置前后溶剂的质量比    
31.
(5分)芝麻酱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其主要成分如下图所示:

(1)图中未标出的营养素是 ,其中的“钙、铁”是指 (填“元素”、“单质”或“化合物”)。芝麻酱所含的营养素中,能提供能量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2)芝麻酱中钙、铁、蛋白质含量较高。人们食用芝麻酱可以防治    (填序号)。
A.佝偻病B.缺铁性贫血C.骨质疏松D.坏血病
(3)正常情况下,每人每日摄入的油脂不超过50 g。由此计算,食用此芝麻酱每日最多不应超过  g。

5.实验题(共4题)

32.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____。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改进后的优点是
33.
某同学为了研究炼铁的原理并测定生成铁的质量,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按下图进行实验。

(1)首先,该同学称量氧化铁的质量,然后进行实验,他先打开K1,关闭K2,通入一氧化碳,其目的是排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因一氧化碳不纯而引起爆炸,然后关闭K1,打开K2,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再次称量固体的质量,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12克,则生成铁的质量为_____,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4.
今年春节前夕,我国北方遭遇冰雪灾害。为了清除道路上的冰雪,有关部门投入了大量工业盐融雪剂用于除冰雪。同学们从新闻中得知:①使用工业盐融雪剂后,道路两旁树木、农作物大量死亡;②桥梁路面除冰不得使用工业盐融雪剂。
(提出问题)工业盐融雪剂对树木、农作物和桥梁为什么会造成危害?
(查找资料)(1)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和NaNO2
(2)土壤盐碱化会造成树木、农作物死亡。
(提出猜想)猜想一:工业盐溶液可能显碱性;
猜想二:工业盐溶液对钢铁可能有更强的腐蚀性。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猜想一和猜想二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工业盐溶液显碱性,会造成道路两旁的土壤盐碱化。
 
猜想


实验① 实验②
(请将液体名称填在上面的横线上)
实验①:6—7天后明显生锈。
实验②: 2—3天后明显生锈。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对于道路除冰,请你提出更好的建议    
35.
现有HCl、NaCl、NaOH、Na2CO3等溶液。若进行下列实验,请判断可能的溶液组合。

(1)两两组合进行实验:
① 组合后无明显现象,但发生反应的组合是______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组合后有明显现象,该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意组合进行实验:
若将氢氧化钙溶液逐滴滴入组合溶液中,产生的沉淀与加入的氢氧化钙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则溶液的组合可能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