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4题)
6.
根据下列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判断X、Y、Z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顺序是
①Z+YSO4→ZSO4+Y ②X+YSO4→XSO4+Y ③X+Z(NO3)2→X(NO3)2+Z
A. X>Y>Z B. Z>Y>X C. Z>X>Y D. X>Z>Y
①Z+YSO4→ZSO4+Y ②X+YSO4→XSO4+Y ③X+Z(NO3)2→X(NO3)2+Z
A. X>Y>Z B. Z>Y>X C. Z>X>Y D. X>Z>Y
11.
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厨房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C. 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浓硫酸
D. 当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A. 厨房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布拭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
C. 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洒在衣服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浓硫酸
D. 当液化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13.
向鸡蛋壳、草木灰、石灰石、纯碱等物质中滴加稀盐酸,都能产生CO2,其原因是
A. 这些物质都是固体 B.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C.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酸盐 D.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二氧化碳
A. 这些物质都是固体 B.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C.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碳酸盐 D.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二氧化碳
2.选择题- (共12题)
17.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从①Na2CO3溶液 ②盐酸 ③Ba(NO3)2溶液 ④K2CO3溶液 ⑤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
试问:
18.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从①Na2CO3溶液 ②盐酸 ③Ba(NO3)2溶液 ④K2CO3溶液 ⑤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
试问:
19.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从①Na2CO3溶液 ②盐酸 ③Ba(NO3)2溶液 ④K2CO3溶液 ⑤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
试问:
20.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和MgSO4,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从①Na2CO3溶液 ②盐酸 ③Ba(NO3)2溶液 ④K2CO3溶液 ⑤Ba(OH)2溶液中,选择A、B、C三种试剂.按以下方案进行实验:
试问:
22.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表面基本是沙漠,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的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23.火星是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表面基本是沙漠,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十分稀薄,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1%,火星两极皆有干冰组成的极冠,会周期性的消长.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2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基础上,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在集气瓶里装进适量a体积的水,燃烧匙里放一小块白磷,在酒精灯上把玻璃棒下端加热,按图示把集气瓶中的空气密封起来,把集气瓶内的长导管伸到瓶底,长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
③把预先加热过的玻璃棒按下与白磷接触,观察到白磷立即着火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同时放热.
④待白磷燃烧熄灭后,稍加振荡,白烟消失.
⑤待集气瓶完全冷却到室温,量出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b,整个集气瓶的体积为c.
⑥根据a、b、c三个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25.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探索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NH2+CO2+X=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
③2NaHCO3 {#mathml#}{#/mathml#} 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填空题- (共4题)
27.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直接接触。
(2)铜制品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生锈,已知铜锈化学式为Cu2(OH)2CO3。试判断铜生锈除满足铁生锈的上述条件外,还需要空气中的__________。
(3)在生活中经常用一些铝制品代替铁,铝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铁比铝活动性弱
B. 铝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C. 常温下,铝不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反应
(4)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填序号]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5)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右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可能表示 。[填序号]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直接接触。
(2)铜制品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生锈,已知铜锈化学式为Cu2(OH)2CO3。试判断铜生锈除满足铁生锈的上述条件外,还需要空气中的__________。
(3)在生活中经常用一些铝制品代替铁,铝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铁比铝活动性弱
B. 铝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C. 常温下,铝不与稀盐酸、稀硫酸等稀酸溶液反应
(4)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填序号]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D.先向右偏后向左
(5)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右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可能表示 。[填序号]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28.
如图表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用生理盐水中,溶剂是 。
(2)t1℃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
(3)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
(4)欲从食盐水中得到NaCl,可采用的方法是 。
(5)将t1℃时饱和KNO3溶液升温至t2℃,下列各项保持不变的是 。[填序号]

(1)医用生理盐水中,溶剂是 。
(2)t1℃时KNO3的溶解度为______。
(3)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 。
(4)欲从食盐水中得到NaCl,可采用的方法是 。
(5)将t1℃时饱和KNO3溶液升温至t2℃,下列各项保持不变的是 。[填序号]
A.溶质质量 | B.溶剂质量 | C.溶液质量 | D.溶质质量分数 E. 溶解度 |
29.
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无色液体。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 。
(2)若B、C、D三种物质组成元素依次为一种、两种、三种,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________ ; C→D________ 。
(3)若B、C、D三种物质组成元素均为三种元素,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 ; B→C________ 。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 。
(2)若B、C、D三种物质组成元素依次为一种、两种、三种,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________ ; C→D________ 。
(3)若B、C、D三种物质组成元素均为三种元素,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B________ ; B→C________ 。
30.
(6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和 。
(2)低碳经济的关键是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有 。[填序号]
A. 太阳能 B. 核能 C. 风能 D. 氢气
(3)下面物质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

(4)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如:2C2H6O+aO2点燃 2CO2+2CO+6H2O,其中化学计量数a值为
(5)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填序号]
A. 酸雨 B. 臭氧空洞 C. 沙尘暴 D. 温室效应
为了减少污染,在家庭燃烧的蜂窝煤中可以添加熟石灰来吸收硫燃烧生成的SO2,请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提示:2NaOH + SO2 ="===" Na2SO3 + H2O )。
(1)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指煤、石油和 。
(2)低碳经济的关键是开发利用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有 。[填序号]
A. 太阳能 B. 核能 C. 风能 D. 氢气
(3)下面物质利用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填序号]

(4)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如:2C2H6O+aO2点燃 2CO2+2CO+6H2O,其中化学计量数a值为
(5)大量燃煤(含杂质硫、氮等)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填序号]
A. 酸雨 B. 臭氧空洞 C. 沙尘暴 D. 温室效应
为了减少污染,在家庭燃烧的蜂窝煤中可以添加熟石灰来吸收硫燃烧生成的SO2,请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提示:2NaOH + SO2 ="===" Na2SO3 + H2O )。
4.实验题- (共2题)
31.
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 (填导管接口代号)。装置乙分液漏斗中应加入 。
(2)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4)此实验不足之处是 。

(1)连接装置导管口的顺序:混合气体→ (填导管接口代号)。装置乙分液漏斗中应加入 。
(2)证明CO存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
(4)此实验不足之处是 。
32.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依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氧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是 。

(2)能证明该反应能证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______性,由此小蔡同学得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Na2CO3,你认为小蔡同学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4)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猜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氧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是 。

(2)能证明该反应能证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实验现象是: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______性,由此小蔡同学得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Na2CO3,你认为小蔡同学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
(4)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