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泸州卷)化学部分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965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25

1.简答题(共1题)

1.
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因向溶液加入硝酸钾    g,或蒸发掉水 g。

2.单选题(共6题)

2.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C+O2CO2 B. 2H2O2H2↑+O2
C. 3CO+Fe2O32Fe+3CO2     D. HCl+AgNO3=AgCl↓+HNO3
3.
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A.KNO3、NaOH、HCl
B.Ca(OH)2、HCl、NaCl
C.H2SO4、Na2CO3、Ba(OH)2
D.HNO3、KOH、CuSO4
4.
硅酸钙(CaSiO3)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硅酸钙中Si的化合价是()
A. +2 B. +3 C. -4 D. +4
5.
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6.
下列化肥中,能促使植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是(   )
A.尿素CO(NH2)2B.氯化钾KCl
C.磷酸二氢钙Ca(H2PO4)2D.硫酸铵(NH4)2SO4
7.
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A.造纸厂的碱性污水直接排放到小河中
B.炼铁厂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CO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C.农业上合理高效地使用农药、化肥
D.使用过的干电池直接丢入垃圾堆中

3.选择题(共9题)

8.

下列观点中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的有(   )
①“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②“经济要上,人口要降” 
③先污染,后治理                ④“但留方寸土,传与子孙耕”  

9.

下列观点中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符合的有(   )
①“围湖造田,毁林开荒”     ②“经济要上,人口要降” 
③先污染,后治理                ④“但留方寸土,传与子孙耕”  

10.

“爷爷的偶像是江姐,爸爸的偶像是雷锋,我的偶像是杨利伟。”时代不同,一家三代的精神偶像也不一样。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是衡量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②随社会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④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 

11.

文明,有时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有时是一个脚印的距离。2014年3月31日镇江民生频道记者蹲守解放路城市客厅的斑马线,寻找文明人。由于这个路口的机动车红绿灯没有监控探头,来往汽车大多“堂而皇之”地闯过红灯,与之交错的斑马线上,行人也无
视红灯,簇拥而行。记者一天的蹲守,寻找文明人遗憾落空。“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已成为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代名词。


12.

文明,有时是一张纸的厚度;文明,有时是一个脚印的距离。2014年3月31日镇江民生频道记者蹲守解放路城市客厅的斑马线,寻找文明人。由于这个路口的机动车红绿灯没有监控探头,来往汽车大多“堂而皇之”地闯过红灯,与之交错的斑马线上,行人也无
视红灯,簇拥而行。记者一天的蹲守,寻找文明人遗憾落空。“中国式过马路”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已成为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代名词。


13.

下列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14.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这告诉我们 ()

15.

2014年3月13日上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上,2910名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进行表决,其中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表决结果(赞成2402票,反对390票,弃权108票)引起全体与会人员的惊叹。这反映出()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人民对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期待
③人民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④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6.

为减少雾霾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镇江市教育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雾霾天气暂停学生户外活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4.填空题(共4题)

17.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空:
3Li

4Be

5B


7N


9F

10Ne


12Mg


14Si


16S

17Cl

18Ar

 
(1)由⑤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由①②③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为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
18.
在大自然中,CO2与O2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效应。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C6H12O6+6O2,则X的化学式为   
19.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_____(填“c端”或“d端”)通入。
20.
请根据下面图一、图二的有关信息,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一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中M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此时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_____,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图二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有关反应图像,该图像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v1mL时无气泡产生,此时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v1mL后,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当所加盐酸的体积等于v2mL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______,所加盐酸体积大于v2mL时,溶液的PH____7。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