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平顶山市中考第二次调研测试(二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94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5/27

1.简答题(共1题)

1.
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A B C D E
(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的序号)。
(2)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的锥形瓶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b”或“c”)。
(3)实验室若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改进后的优点是

2.单选题(共3题)

2.
下列图象与所对应的实验相符的是(   )
A.向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C.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
D.向稀H2SO4中滴加BaCl2溶液
3.
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小宇同学将盛有铁屑的试管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B.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C.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D.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
4.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量筒中的液体体积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取用液体药品

3.选择题(共3题)

5.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6.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7.如图,直线AB交双曲线 {#mathml#}y=kx{#/mathml#} 于A,B两点,交x轴于点C,且BC= {#mathml#}12{#/mathml#} AB,过点B作BM⊥x轴于点M,连结OA,若OM=3MC,SOAC=8,则k的值为多少?

4.填空题(共2题)

8.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第一周期
1H
 
2He
第二周期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第三周期
11Na
12Mg
 
14Si
15P
 
17Cl
18Ar
 
(1)11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13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
(2)17号元素的名称是  
(3)16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其原子比较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9.
洛阳牡丹天下闻名,牡丹花开始满城飘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是因为  .牡丹花可观赏,亦可食用,同水果、蔬菜一样,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元素是  

5.实验题(共1题)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根据右图KNO3的溶解度曲线,结合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50℃时,100 g水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___g。
(2)充分搅拌后。可观察到:A中无剩余固体,B中_____。
(3)A—E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____。(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