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化学实验老师整理药品时,拿出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钙粉末,他让小刘和小赵对这瓶氢氧化钙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而变质?
(2)进行猜想:药品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下表是对猜想A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示例:
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完成下表。
(4)原理与用途:
①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良 性土壤(选填“酸”或“碱”)。
②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缘故,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1)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钙是否已经生成碳酸钙而变质?
(2)进行猜想:药品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A.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 | B.氢氧化钙部分变为碳酸钙; | C. 。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 ①滤液不变色 ②有气泡产生 | 氢氧化钙全部变为碳酸钙 |
请你另选择一种猜想参与探究,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 | ① | |
② |
(4)原理与用途:
①农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钙改良 性土壤(选填“酸”或“碱”)。
②氢氧化钙变质是由于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的缘故,因此氢氧化钙应 保存。
2.计算题- (共1题)
2.
为了测定含杂质的氧化铁(杂质不参加反应)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该样品10 g,并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试回答:
(1)①你认为,应当选择 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请写出具体解题过程。
②请解释你不选另一组数据进行计算的原因
。
(2)这位同学所用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 反应前 | 氧化铁完全反应后 |
A组 | 玻璃管和样品的质量43.7 g |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41.3 g |
B组 | 广口瓶和澄清石灰水的质量180 g | 广口瓶和瓶内物质的质量186.2 g |
试回答:
(1)①你认为,应当选择 组的数据来计算样品中的氧化铁的质量分数,请写出具体解题过程。
②请解释你不选另一组数据进行计算的原因
。
(2)这位同学所用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3.单选题- (共5题)
4.
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 CH4 + 2O2
CO2 + 2H2O B. S + O2
SO2
C. HCl +NaOH="NaCl" + H2O D. Fe + 2HCl=FeCl2+ H2↑
A. CH4 + 2O2


C. HCl +NaOH="NaCl" + H2O D. Fe + 2HCl=FeCl2+ H2↑
5.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
C.氧气性质活泼,是因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极易失去电子 |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 |
6.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 物 质 | 杂 质 |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
A | O2 | HCl气体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B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先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
C | CO2气体 | CO气体 | 通过灼热的CuO |
D | CaO固体 | CaCO3固体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A.A | B.B | C.C | D.D |
4.选择题- (共12题)
5.填空题- (共4题)
20.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氯原子,用“
”表示氯气分子,如图1为A、B两种物质反应的微观过程(恰好完全反应),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给定的符号,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B分子模型。
(2)已知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O,写出该微观过程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部分信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如果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



(1)请用给定的符号,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B分子模型。
(2)已知D物质的化学式为HClO,写出该微观过程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部分信息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硒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
B.硒元素应排在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 |
C.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8 |
D.硒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
21.
按照一定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常用方法。现有三组物质:①水、氧化铜、熟石灰、干冰;②空气、糖水、一氧化碳、不锈钢;③酒精、蛋白质、硫酸、甲烷。按物质组成不同进行分类,每组中均有一种物质所属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这三种物质依次是 、 、 。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常见的物质:
①CO2②CH3COOH ③NaOH ④KNO3⑤C2H5OH ⑥SO2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2)属于复合肥的是 ;
(3)食醋中含有 ;
(4)国酒茅台中含有 。
①CO2②CH3COOH ③NaOH ④KNO3⑤C2H5OH ⑥SO2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
(2)属于复合肥的是 ;
(3)食醋中含有 ;
(4)国酒茅台中含有 。
23.
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①,②,③不属于同类物质) (填选项序号)
部分物质溶解性表(20℃)

阴离子 阳离子 | OH— | NO3— | Cl— | SO42— | CO32—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K+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Ba2+ | 溶 | 溶 | 溶 | 不 | 不 |
Cu2+ | 不 | 溶 | 溶 | 溶 | 不 |
部分物质溶解性表(20℃)

A.①Na2CO3②CuO ③BaCl2 | B.①NaHCO3②Ba(OH)2③Zn |
C.①Fe2O3②Mg ③Ba(NO3)2 | D.①BaCl2②Fe ③Ba(NO3)2 |
6.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