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盐城中学九年级中考模拟(5月)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932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6/13

1.综合题(共1题)

1.
溶液和金属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时,50 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②现有t℃时含A、C两种溶质的某饱和溶液,若要得到纯净的A晶体,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③t℃时,用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最小的是
(2)最初输水管材用铸铁,目前多用塑料管,输送热水一般用铜管。
下列管材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铸铁管
B.铜管
C.塑料管
 
(3)铁锅、铝锅、铜锅用来炒菜、做饭是利用了它们的 (填字母序号)。
A. 导电性 B. 延展性 C. 导热性   
A.有金属光泽
(4)某兴趣小组用U形管设计了下图三组兴趣实验,搁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装置Ⅰ中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装置Ⅱ中左边液面下降,右边液面上升;
装置Ⅲ中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
①装置Ⅰ中左边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②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工业上,炼铁高炉内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氧化铁)以冶炼出生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单选题(共11题)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B.冰雪融化是化学变化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D.可用热塑性塑料做不粘锅的手柄
3.
实验室里配制药液一般要用蒸馏水,用含有钙、镁离子的自来水(含氯离子)配制下列溶液时不会产生浑浊的是()
A.碳酸钠溶液B.氯化镁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
4.
某些化学含义可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 ----2N B. 2个亚铁离子----2Fe2+
B.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 Al2O3 D. 4个氢原子----2H2
5.
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 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B.一个分子由25个原子构成 D. 亮氨酸是有机化合物
6.
右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只能看清“K”和“O4”。某同学对瓶中溶液是什么作了如下猜想,你认为她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的是 ( )
A.高锰酸钾溶液B.锰酸钾溶液C.硫酸钾溶液D.碳酸钾溶液
7.
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
8.
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和“用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B.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主要作用是加快蒸发
C.配制溶液时的主要操作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等
D.称量时,将固体NaCl放在天平左盘纸上
9.
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B.移走蒸发皿C.倾倒液体D.稀释浓硫酸
10.
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保证高产,大量施用化肥B.施用适量氮肥可使植物的叶色浓绿
C.CO(NH)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D.所有化肥都易溶于水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将生铁(铁和碳的合金)放入足量的盐酸中,观察到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12.
常温下,将160g某粗盐样品(含杂质氯化镁、氯化钙和泥沙)溶解于水中,过滤得到不足3g泥沙和1000g溶液。取出500溶液进行测定,其中含有镁元素1.2g,钙元素2g,氯元素42.6g。则原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 (   )
A.73.1% B.76.3%C.36.6%D.31.6%

3.选择题(共11题)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4.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国家关系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下列关于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影响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7.无土栽培是利用化学溶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18.无土栽培是利用化学溶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19.

如图是在1942年出现的一份海报,图上有“we will win”和美英苏等国的国旗。由此可推断出该海报与下列哪一份文献密切相关(    )

20.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
21.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

B

C

D

X

物理变化

化合反应

纯净物

空气

Y

化学变化

氧化反应

混合物

氮气

22.

求出下面一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6和48{#blank#}1{#/blank#}

23.

史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论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实

史论

A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产业高速发展

进入新经济时代

B

赫鲁晓夫改革

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C

20世纪50﹣70年代初,西方经济发展

是西方经济的“黄金时代”

D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

4.填空题(共2题)

24.
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下面三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   图2 图3
(1)图1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1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 (填字母序号)有密切的关系。
A. 最外层电子数 B. 内层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相对原子质量
(2)图2描述了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图中A、B、C三种微粒的符号分别是 。向反应后的液体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为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剩余,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硝酸银溶液   B.锌粒 C.碳酸钠溶液 D.石蕊
(3)图3所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右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从能量变化角度看,该反应中将 能转化为化学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 l + 2H2OCl2↑ + H2↑ + 2NaOH
若电解含氯化钠23.4 g的饱和食盐水,则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5.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管道天然气中的“气”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中的“碱”____________;
③胃液中的“酸” ; ④发酵粉中的小苏打
⑤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
(2)水参加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2+6H2O6O2+X,则X的化学式: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
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4)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面实验。打开止水夹,向Ⅰ中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在Ⅱ中80℃的热水中加入一粒米粒大小的白磷。Ⅰ和Ⅱ中均有气泡出现,且Ⅱ中液体内出现燃烧现象。

①写出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请说明Ⅱ中出现燃烧的原因    (填字母序号)。
A.白磷是可燃物B.温度达到白磷着火点C.白磷与Ⅰ中产生的氧气接触

5.实验题(共1题)

26.
某同学对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所需药品是     (填化学式);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机是
(3)实验室用C装置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它与B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用C和D组装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且C应与D中的导管 (填“a”或“b”)相连,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装置除了用于收集气体,还有其他用途。例如,将O2和CO2的混合物中的CO2除去,可在D中装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