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省中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91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7/23

1.简答题(共2题)

1.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原理。
(1)给煤炉生火时,用于引火的木柴应架空而不宜紧密堆在一起,其目的是什么?
(2)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什么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硫酸铜。
(4)外婆在给小强煎荷包蛋时,发现放入厨柜内的鸡蛋有部分变臭了。小强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建议外婆:“可将鸡蛋浸于石灰水后捞出保存。”这样就不易变坏,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2.
化学实验员在取用密封不严的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已经膨胀破裂,请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原因:
化学方程式:

2.综合题(共1题)

3.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2)下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30 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4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

(3)熟石灰是一种重要的碱,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工业上首先是用大理石(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煅烧来制取生石灰,然后再用生石灰与水反应来制取熟石灰。请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根据上表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5)若73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科学探究题(共1题)

4.
某气体可能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气、氢气的混合物。将其依次进行以下操作(指用上步操作后得到的剩余气体进行下步操作,且假定每次处理均完全进行):
①通过固体氢氧化钠,气体体积变小;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粉末变蓝色;④通过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1)推断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什么气体,可能含有什么气体。
(2)为确定可能含有的气体是否存在,应该怎样实验?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是否有这些气体。

4.单选题(共6题)

5.
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呼吸作用B.石蜡燃烧;光合作用
C.食物腐烂;活性炭脱色D.明矾磨碎;干冰升华
6.
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反应,也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u2(OH)2CO32CuO+H2O+CO2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HCl+NaOH=NaCl+H2O
D.H2+CuOCu+H2O
7.
过氧化氢(H2O2)是常见的过氧化物,下列物质也属于过氧化物的是
A.MnO2B.CaO2C.NO2D.SiO2
8.
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你认为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A.盐酸、醋酸和硫酸铜都是酸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单质
C.空气、水银和石油都是混合物D.合成橡胶、合金和塑料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9.
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可用同一套发生装置
B.石灰水、KOH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C.稀盐酸、稀硫酸都能除铁锈
D.洗洁精、汽油都能洗去衣物上的油污
10.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B.霉变大米抛光后才可放心食用
C.麦片或饼干中加入少量细微铁粉,食用后可补充铁元素
D.用含NaNO2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延长保质期

5.选择题(共9题)

11.

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规定“个人信息禁止非法买卖”、“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它保障了公民的(  )

12.

201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的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和谐共处,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体现出(  )

13.

“感动中国人物,耶鲁大学毕业生秦玥飞,放弃了做高级白领的机会,到偏远山村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发起“黑土麦田”公益计划,从事创业创新。他的做法启示我们 (  )

①去基层锻炼比留在大城市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②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选择职业,要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相结合           ④人生的价值在于学习、创造和奉献

14.

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日本“核污染区”的食品惊现中国超市、耐克运动鞋“宣传有气垫其实没气垫”的虚假营销等事件。这些不法商家的行为(  )

①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 ②违背了公平、平等、诚信的原则

③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④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15.

以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它结合现代传媒手段和飞花令等形式引发了人们对经典古诗词的关注,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该节目(  )

①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             ④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

16.

以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它结合现代传媒手段和飞花令等形式引发了人们对经典古诗词的关注,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该节目(  )

①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             ④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

17.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                    ,这是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

18.

2017年1月,                    正式履职,就任联合国秘书长。(   )

19.

四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留下无数光阴的故事。此刻,邀你驻足,悉心体味成长的美好、家乡的蝶变、祖国的腾飞;未来,愿你奋起,不负年华,用无悔的青春书写出彩人生。请运用所学知识,认真解答下题。

超越梦想      为祖国点赞

【扬威高科技】“中国天眼”启用、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量子计算机问世……中国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频频亮相,中国人的科技自信也一次次被点燃。如今的中国,在某些科技领域正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

【筑梦新丝路】“一带一路”展现大国担当:创新国际合作模式,帮沿线国家补短板,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正能量;引领文明对话,推动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新贡献。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共商、共建、共享”,中国梦正与世界梦和谐共舞。

6.填空题(共6题)

20.
小玲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她将一定比例的碳酸钙粉末和食盐倒入小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甘油(保湿剂)、甜味剂和香精等,搅拌均匀后制得牙膏。牙膏是(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牙膏中的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提高洁齿效果。这种碳酸钙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制得的,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
图A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   ;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生活中的铝制品却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2.
河南中牟县是全国闻名的大蒜生产基地。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每100克含挥发油约0.2%,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C6H10S3),具有杀菌作用。吃过大蒜的人走过你的面前时,你能闻到蒜气的原因是 ;其中大蒜辣素属于人类营养成份中的   ;大蒜辣素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3.
漂白粉可用于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4.
请从氮气、熟石灰、氧气、硝酸钾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________;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复合肥使用的是_________。
25.
下图为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KNO3______NaC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t2℃时,将20g KNO3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KNO3的_________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
(3)将很稀的不饱和食盐水变为饱和食盐水,可行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即可)

7.实验题(共1题)

26.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①CO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
②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一段时间后,再加热,其原因是
③实验中图B处发生的现象是   
④该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请指出改正方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