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90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8/29

1.简答题(共7题)

1.
现有①赤铁矿(主要成份是Fe2O3)②磁铁矿(主要成份是Fe304)③黄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请你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三种矿石哪种不适合用来炼铁?为什么?
2.
课间操一过,小明就带领同学到电教室上化学公开课.可一进教室后,小明就感到很闷而且有一种特殊的酸味.课后,小明老师请教原由.老师告诉小明是因为上节刚上完课,因为天冷没有及时通风造成室内湿度大,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你能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比较上过课的教室中和操场上二氧化碳浓度的大小吗?
3.
我们看到过高大的铁架支撑着一根根高压电缆,这些电缆主要由铝制成.
(1)阅读“资料一”和“资料二”,回答问题.
资料一:

资料二: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为标准)
密度(g/cm3

99
8.92

61
2.70
 
通过对上资料的分析,说明高压电缆用铝制而不用铜制的原因.
(2)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铝制的高压电缆却很耐腐蚀.说明其原因.
4.
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水的质量是    g;
(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    g.
5.
小景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才发现忘记滴加了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6.
实验室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如果用内焰加热,试管外壁会附着一层黑色物质,实验证明该物质是炭黑,而用外焰加热时,不会产生该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7.
2012伦敦奥运远征低碳行活动是以一群中国大学生为主体的团队所举行自行车骑行远征,他们将于2012年1月份从广州出发,横跨亚欧大陆多个国家向2012年奥运举办城市——“伦敦”进发,以示对伦敦奥运的支持,同时也是一次大型的公益宣传活动,根据这则新闻并结合“低碳未来”的主题谈谈你的看法.(从资源、环保、情感价值观谈)

2.选择题(共20题)

8.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2,那么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
9.数轴上表示﹣ {#mathml#}152{#/mathml#} 的点在(   )
10.数轴上表示﹣ {#mathml#}152{#/mathml#} 的点在(   )
11.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不大于3的整数点有(   )
12.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不大于3的整数点有(   )
13.下面给出的四个图中,表示数轴正确的是(   )
14.下面给出的四个图中,表示数轴正确的是(   )
15.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的数轴上有A,B,C,D四点,分别表示整数a,b,c,d,且d﹣a﹣c=6,则原点的位置为(   )

16.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①﹣b>a;②|b|<|a|;③a﹣b>a+b;④|a|+|b|>|a﹣b|,正确的有(   )

17.

数轴上一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2,若将A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A点表示的有理数应为(   )

18.以下是关于﹣1.5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19.以下是关于﹣1.5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20.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21.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22.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23.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北京等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小时)可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如果将两地国际标准时间的差简称为时差,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单选题(共11题)

28.
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29.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依次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得两装置的质量均增加,则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A.可能只是甲烷,也可能只是一氧化碳
B.可能只有氢气
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
D.三种气体都一定存在
30.
锌粉、铝粉、铁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蒸发水分得固体(不含结晶水)11g,则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A.0.15gB.0.20gC.0.30gD.0.45g
31.
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在此周期中,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都是三层
B. 在此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变化规律是随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
C. 在此周期中,各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D. 可预测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是四层
32.
含磷洗衣粉的罪魁祸首是Na3PO4,其中P元素的化合价是()
A. +5 B. +3 C. +1 D. ﹣5
33.
在连续干旱的日子里,一场大雨过后,我们会觉得空气清新.碧空如洗.这主要是因为()
A.气温大幅下降B.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大量减少
C.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3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B.检验氧气C.验证各层火焰温度D.倾倒液体
35.
善于疏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乙醇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可制作动物标本
聚乙烯塑料有热塑性可以制成薄膜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煤矿爆炸由瓦斯引起
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向四周飞溅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引起
C
元素与人体健康
D
日常生活经验
缺钙导致骨质疏松或得佝偻病
过量碘会引起甲状腺胂大
缺铁生长迟缓
处理废弃塑料焚烧
修补破裂的电木插座加热
食品干燥剂可用生石灰
 
A.AB.BC.CD.D
36.
下列敞口放置的物质,一段时间后因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
A.浓硫酸B.浓盐酸C.生石灰D.氯化钠
37.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能够总结出许多“三”,以下关于“三”的图形表达错误的是()
A.B.C.D.
38.
以下关于能源和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学电池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B.氢气燃烧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
C.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有放热多、资源丰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D.大量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4.多选题(共2题)

39.
用图象表示某个反应的过程,会给学习和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图是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绘制的四种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钠晶体
B.向含有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铁中分别滴加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40.
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乳化除去试管内壁的油脂
B.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纯碱,会使做出的馒头松软可口
C.过量施用化肥不会导致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D.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

5.填空题(共6题)

4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A.干冰B.一氧化碳C.氧化钙D.尿素 E.亚硝酸钠 F.碳酸钠
(1)为了防止某些食品受潮,常用 作干燥剂.
(2)在炼铁工业上常用作还原剂的是
(3)影视舞台上经常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象,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
(4)它不是碱但俗名中却有“碱”字,可以用它来发馒头也可以做洗涤剂,它是
(5)农业上常用作化学肥料的是    
42.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氧原子      ;3个二氧化氮分子   ;镁离子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电子数为     
43.
如图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填“相等”和不“相等”)
(2)45℃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45℃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此过程是否有晶体析出?    (填“有”或“没有”)
44.
下列框图中是某品牌“洁厕灵”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1)请推测该洁厕灵呈(填“酸”或“碱”) 酸 性.要在家中验证此结论,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2)从环保或安全角度分析,使用洁厕灵时应注意的事项之一是(不能与框图中内容重复)     
45.
如图所示的食物金字塔是我国营养学家提出的膳食合理搭配.
根据图示回答:
(1)位于塔底的五谷类是人体每天应摄取最多的,它含有的营养素最多的一种是 ,它主要为人体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提供所需的
(2)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应注意营养均衡,膳食合理.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  不足而引起的.
46.
走进化学实验室,会接触到很多的仪器,以下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几种仪器:

(1)仪器b的名称是  ,请你写出该仪器的一种用途   
(2)实验室欲利用上述仪器完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仪器的序号)   .在实验中发现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利用上述仪器完成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除了选用d、f、g、l之外,还应选用   (填仪器的序号),这样可以方便地添加液体药品.

6.实验题(共2题)

47.
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一位同学取了一瓶井水进行实验,请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1)用烧杯分别取少量井水和蒸馏水,加入适量    ,搅拌.发现蒸馏水中的泡沫多,井水中的泡沫少.结论:井水是硬水.
(2)另取井水加热煮沸,发现有难溶于水的固体生成.
(3)过滤,把得到的难溶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现象是      ,并有气泡生成;把生成的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7道)

    选择题:(20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