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西省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8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1/1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现有一包久置的碱石灰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和NaOH),同学们用它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该干燥剂如果发生变质,则产物可能有    (填一种)。
(实验与观察)

(解释与结论)白色沉淀a为     ,证明该干燥剂已经变质。由反应①可知b溶液中一定没有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b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交流与反思)关于该干燥剂的保存或使用应注意

2.计算题(共1题)

2.
为了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该溶液5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2g二氧化锰,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完全后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2)欲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应进行的操作是 、干燥。
(3)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3.选择题(共12题)

3.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后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4.放风筝是大家喜爱的一种运动,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在市政府广场上放风筝.如图,他在A处不小心让风筝挂在了一棵树梢上,风筝固定在了D处,此时风筝AD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为了便于观察,小明迅速向前边移动,收线到达了离A处10米的B处,此时风筝线BD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已知点A,B,C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请你求出小明此时所收回的风筝线的长度是多少米?(风筝线AD,BD均为线段, {#mathml#}2{#/mathml#} ≈1.414, {#mathml#}3{#/mathml#} ≈1.732,最后结果精确到1米).

5.放风筝是大家喜爱的一种运动,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在市政府广场上放风筝.如图,他在A处不小心让风筝挂在了一棵树梢上,风筝固定在了D处,此时风筝AD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0°,为了便于观察,小明迅速向前边移动,收线到达了离A处10米的B处,此时风筝线BD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已知点A,B,C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请你求出小明此时所收回的风筝线的长度是多少米?(风筝线AD,BD均为线段, {#mathml#}2{#/mathml#} ≈1.414, {#mathml#}3{#/mathml#} ≈1.732,最后结果精确到1米).

6.如图,PA,PB分别与⊙O相切于点A,B,连接AB,∠APB=60°,AB=5,求PA的长.

7.下列变化中,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8.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不是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是(   )
9.

如图1(注:与图2完全相同),二次函数y= 43 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0.

如图1(注:与图2完全相同),二次函数y= 43 x2+bx+c的图象与x轴交于A(3,0),B(﹣1,0)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1.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12.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在下列图1和图2中按要求画菱形.

13.

解方程:3x(x﹣2)=2(2﹣x)

14.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4.单选题(共10题)

15.
铜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生锈,铜锈受热时的反应为
Cu2(OH)2CO22x + H2O + C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是Cu(OH)2
B. 铜锈分解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为生成CO2的质量
C. 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D. 铜生锈是缓慢氧化,在反应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16.
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素属于有机物
B. 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尿素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l:2
D. 一个尿素分子是由1个CO分子和2个NH2分子构成
17.
下列有关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和水都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l%
C.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
18.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A. KMnO4—→O2 B. CH4—→H2O
C. Fe2O3—→FeCl2 D. CO2—→H2CO3
19.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图①所示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盐酸的酸碱度,会使pH偏小
B.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制氨气,选用图②装置
C.如图③所示配制50g 20%的蔗糖溶液,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图④实验可探究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20.
下列实验操作,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在CO和Fe2O3反应的实验中,进行尾气处理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D.制取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21.
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体积减小——分子变小
B.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分子相同
C.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H+和OH-结合成H2O分子
D.生铁和钢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有相同原子
22.
同学们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每天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来
A.鸡蛋、牛肉B.米饭、馒头
C.香蕉、苹果D.植物油、奶油
23.
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三类。下列属于可回收的合成材料是()
A.电池B.果皮C.废铜D.塑料
24.
洁净的空气是人类高品质生活的基础。空气质量日报中不包含的内容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PM2.5

5.填空题(共4题)

25.
化学使我们学会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宏观的世界。请回答:
(1)根据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由于碳原子的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为不同元素的原子)

①反应中发生分裂的微粒是  

②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构成微粒是 (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26.
用化学用语填空:
氮元素    ;两个氧分子    
氢氧根离子    ;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铝丝伸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二:向铁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有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总结出金属的化学性质有  。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知,把Zn转化成ZnSO4的方法是将Zn和 溶液反应。
28.
为研究物质的溶解与结晶,在实验室某同学将100g KNO3放入60℃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溶液甲,然后对该溶液进行如下操作:

根据下图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60℃KNO3的溶解度为
(2)溶液乙的质量为g,丙、丁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  丁(填“<”、>”、“=”)以上四种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结晶的方法通常有    

6.实验题(共2题)

29.
实验室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所含溶质分别是HCl、H2SO4、NaOH、BaCl2、CuSO4中的一种。首先判断出A为 溶液,理由是   。实验小组同学又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鉴别:

实验后观察到:A、B混合产生蓝色沉淀,A、C混合产生白色沉淀,C、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其余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判断:B为 溶液,C与D反应方程式为
    ,A与E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理由是  
30.
在实验室,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
(查阅资料)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吸收HCI而不吸收CO2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C中AgNO3溶液的作用是     ,依据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装置中所盛药品是 ,若将C、D两装置中药品顺序颠倒,造成的后果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12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