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过量的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过量的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
2.计算题- (共1题)
2.
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取25.0 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20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g.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选择题- (共9题)
3.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的三条高相交于三角形内同一点,③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⑤多边形的内角和大于外角和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形内同一点.其中正确的有( )
5.
补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出与此相关的一条食物链:{#blank#}1{#/blank#}、{#blank#}2{#/blank#}、{#blank#}3{#/blank#}、黄雀.
4.单选题- (共6题)
12.
下列现象的解释或者结论错误的是
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钢铁锈蚀 |
C.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 |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14.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小强同学要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他应该将温度控制在 ℃。
(2)40℃时45g乙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让乙充分溶解,若将此溶液的温度升高到50℃,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可通过 、 的方法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小强同学要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而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他应该将温度控制在 ℃。
(2)40℃时45g乙物质加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让乙充分溶解,若将此溶液的温度升高到50℃,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可通过 、 的方法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6.
2013年3﹒15的主题是“让消费者更有力量”,丰富的化学知识能增强你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下列“打假”方法中错误的是
A.假商品:假元宝;替代产品:用黄铜(铜锌合金)代替黄金;鉴别方法:用盐酸浸泡观察是否有气泡 |
B.假商品:假蚕丝;替代产品:被用合成纤维代替蚕丝;鉴别方法:点燃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
C.假商品:假化肥;替代产品:用硫酸铵代替尿素;鉴别方法:与氢氧化钙混合研磨闻气味 |
D.假商品:假化肥;替代产品:用廉价NaCl代替KNO3做钾肥;鉴别方法: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
5.填空题- (共5题)
18.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学会了运用化学的语言描述物质世界:
(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 ;“2个钠离子” 。
(2)标出二氧化锰(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3)工业上用盐酸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 ;“2个钠离子” 。
(2)标出二氧化锰(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3)工业上用盐酸清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20.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的操作顺序是先将 ,然后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的破裂。
(3)在己学过的初中化学知识里,利用A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该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 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易被空气氧化,收集NO气体能选用的装置是 。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A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若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的操作顺序是先将 ,然后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的破裂。
(3)在己学过的初中化学知识里,利用A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该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是 ,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 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易被空气氧化,收集NO气体能选用的装置是 。
21.
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医疗上,氯化钠常用于配制0.9%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溶质为 。
(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采取晾晒海水的方法而不用降温方法,这是因为随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 (填“大”或“小”)。
(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4)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增大到20%,应该蒸发掉 g水。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NH4Cl | 29.4 | 37.2 | 45.8 | 55.2 | 65.6 | 77.3 |
(1)医疗上,氯化钠常用于配制0.9%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溶质为 。
(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采取晾晒海水的方法而不用降温方法,这是因为随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 (填“大”或“小”)。
(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4)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增大到20%,应该蒸发掉 g水。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填序号)。
A.N2B.CO2C.O2
(2)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 元素含量,帮助植物生长。
(3)把创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O2,并释放出O2,反应式是6CO2+6H2O
X+6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4)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中CO污染的程度,其中碘(I)元素的化合价是 。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下列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减排”对象的是 (填序号)。
A.N2B.CO2C.O2
(2)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能力,这种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中 元素含量,帮助植物生长。
(3)把创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实施,有助于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吸收CO2,并释放出O2,反应式是6CO2+6H2O

(4)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中CO污染的程度,其中碘(I)元素的化合价是 。
6.实验题- (共1题)
23.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
该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只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盐酸
(实验探究)
①小明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他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 。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通过以上探究,最后确定猜想(C)正确。
(反思与拓展)
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有CaCl2溶液,最好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
该烧杯内的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只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CaCl2与盐酸
(实验探究)
①小明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他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他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 。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 | 预计现象 | 预计结论 |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 | 猜想(B)正确 |
| 猜想(C)正确 |
通过以上探究,最后确定猜想(C)正确。
(反思与拓展)
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有CaCl2溶液,最好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选择题:(9道)
单选题:(6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