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不考虑碳酸氢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猜想四:硫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香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也不可能是硫酸钠溶液,理由是 ;(2)小芳另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 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美认为小芳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由此推测出这瓶溶液最初是 溶液(写化学式),敞口放置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简答题- (共1题)

3.计算题- (共1题)
实验次数 | l | 2 | 3 | 4 |
取样品质量(g) | 50.0 | 50.0 | 50.0 | 50.0 |
取稀硫酸质量(g) | 40.0 | 80.0 | 120.0 | 160.0 |
产生气体质量(g) | 0.4 | 0.8 | 1.0 | 1.0 |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列出计算黄铜中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X)的比例式:
(3)参加反应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4)向第一次实验所得溶液中加入47.4g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若工业上用125t含Cu2S 70%的辉铜矿炼制该黄铜,理论上能炼制出黄铜的质量为 。
4.单选题- (共11题)
A. 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2+3H2O复分解反应
B. 石笋、石柱的形成:CaCO3+H2O+CO2═Ca(HCO3)2化合反应
C.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

D. 证明锌比银活泼:Zn+2AgCl═ZnCl2+2Ag置换反应
A.71% | B.81% | C.29% | D.19% |

A.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
B.tl℃时,将A、B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中制成饱和溶液,溶解的A的质量比B多 |
C.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等质量的A和B |
D.t2℃时,A、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A.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会产生蓝色沉淀 |
B.红磷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 |
C.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在瓶口处会看到大量白烟 |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
选项 | 实例 | 解释 |
A |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 构成氯化钠的粒子种类变化了 |
B | 汞受热变成汞蒸气 | 分子间间隔增大的缘故 |
C |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 | 硫化氢分子有毒性 |
D | 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S04)3溶液为黄色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
A.A | B.B | C.C | D.D |
选项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NaCl 溶液 | Na2C03 | 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B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
C | 02 | H20蒸汽 | 通过浓H2SO4 |
D | CuO | C | 点燃 |
A.A | B.B | C.C | D.D |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青少年应禁止吸烟 |
B.缺乏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C.铁、锌、钙、镁等微量元素缺少时要适当补充 |
D.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可以改良碱性土壤,同时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内容 | 区分氧气和空气 | 区分食盐水和稀盐酸 | 区分软水和硬水 | 区分聚乙烯和聚 氯乙烯 |
方案一 | 闻气味 | 漓加石蕊溶液 | 加肥皂水 | 点燃闻气味 |
方案二 | 带火星的木条 | 加锌粒 | 加热 | 观察颜色 |
A.A | B.B | C.C | D.D |
5.选择题- (共15题)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在横线之上给这则新闻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标题:{#blank#}1{#/blank#}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让-皮埃尔·索瓦日出生在法国,目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弗雷泽·斯托达特出生在英国,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伯纳德·费林加出生在荷兰,目前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工作。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于当地时间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获奖成就。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这三位获奖者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将化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在横线之上给这则新闻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
标题:{#blank#}1{#/blank#}
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瓦日、弗雷泽·斯托达特、伯纳德·费林加这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分子机器设计与合成领域的贡献。
让-皮埃尔·索瓦日出生在法国,目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工作;弗雷泽·斯托达特出生在英国,目前在美国西北大学工作;伯纳德·费林加出生在荷兰,目前在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工作。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于当地时间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获奖成就。分子机器是指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这三位获奖者发明了“世界上最小的机器”,将化学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
6.多选题- (共1题)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类每年在自然界中提取最多的金属是铜 |
B.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可燃冰等 |
C.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21% |
D.海洋是最大的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 |
7.填空题- (共5题)


(1)请你帮他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现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原因可能是 (写一点即可)
(1)请在D、E的周围画出A、B、C三个圆,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并标明物质的化学式.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D与E反应的现象: .


我们每餐都吃米饭(或馒头)等主食,主要是为人体补充 营养素;该营养素的作用是 ;为了使蔬菜叶色浓绿,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 肥,刚用熟石灰改良过的酸性土壤施加此类化肥时应注意 .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5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