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84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2/9

1.单选题(共5题)

1.
下列自然灾害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狂风暴雨B.山崩地裂C.火山喷发D.山体滑坡
2.
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指出,普通消毒剂很容易将其杀灭。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高效消毒剂,下列有关戊二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戊二醛属于有机化合物
B.戊二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戊二醛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5︰8︰2
D.20%的戊二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3.
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B.过滤C.检查装置气密性D.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
4.
近期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主要介绍中国的美食及其制作方法。“饮食健康”是人们普遍的生活追求,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
B.在煲好的鸡汤中放入适量的加碘食盐
C.在果汁中加入“塑化剂”使其口感更好
D.在香肠中添加过量的亚硝酸钠使其保持肉质鲜美
5.
将一块质量为10 g的铜锌合金投入到盛有10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称的小烧杯中剩余物的总质量为109.8克。请你据此分析并列式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克。
(2)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为多少克?
(3)求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选择题(共5题)

6.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7.涂一涂、圈一圈

8.涂一涂、圈一圈

9.数一数,写一写.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10.看图圈数.下面的圈法正确吗?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3.填空题(共7题)

11.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装置B与    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a→b→d→c
B.b→a→c→d
C.d→c→a→b
D.c→d→b→a
 
12.
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请依据以下内容,回答你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图1 图2 图3
(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名称为
(2)图2是简易净水装置。该装置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3)图3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制取二氧化氯的方法是: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NaClO2)溶液中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
请回答下列人类衣食住行与化学相关的问题。
(1)衣:下列服装主要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羊毛衫
B.涤纶连衣裙
C.腈纶运动衣
D.纯棉T恤
 
(2)食:春暖花开,老师组织同学们到郊外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鸡蛋、面条、西红柿等食物。从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挑选出能为人体提供较多维生素的一种食物是 (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
(3)住:房屋装修后,不能立即入住。装修材料会释放出甲醛等有毒气体,甲醛会使人中毒的原因是  
(4)行:喷漆可以延缓汽车钢铁外壳的锈蚀,防锈的原理是
14.
2013年3月20日,苏州市百瑞美特殊材料有限公司露天石蜡原料堆垛发生火灾。火灾原因是:无证电焊工作业时,飞溅的火花引燃了石蜡外包装。火灾现场令人触目惊心,浓烟像黑龙般蹿上50米高空,地面石蜡如熔岩般流淌,连附近的河面上也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石蜡。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蜡中一定含有 元素(填元素名称)。
(2)点燃一根蜡烛并将一根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可以看到 ,吹灭蜡烛的瞬间也有类似现象,这是由于
(3)干粉灭火器具有流动性好,喷射率高,不腐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的原理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要含有碳酸氢钠)来灭火。已知:碳酸氢钠在高温下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请分析干粉灭火器能灭火的原因:
15.
小明参观某盐场,带回来一些盐田中盐堆旁的水样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盐田     盐堆旁的水样
(1)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下图序号)_________,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想从操作(1)后的澄清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下图序号)

a b c d e f g h i
(3)小明未作实验就判断自己带回来的水样是氯化钠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16.
A~I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已知A为金属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为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I和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3)G转化为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
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依据的现象是
实验3: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
(1)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要得到如图所得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爱滴滴加到盐酸溶液中
(2)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溶液pH的变化,判断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