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84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1

1.简答题(共1题)

1.
(3分) 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它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多种有机物,CO2转化为乙烯(C2H4)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一定条件C2H4+ 4H2O。若用24g H2转化CO2,则理论上能生成C2H4的质量为多少克?

2.单选题(共12题)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天然气用作清洁燃料
3.
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的过滤网,以除去所含的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 Li2CO3属于有机物
C.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D. 检验生成Li2CO3可用稀盐酸和石灰水
4.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16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序数为16D.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5.
“问题胶囊”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胶囊中铬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害.请计算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  )
A. +3 B. +6 C. +7 D. +12
6.
下列物质贮存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 浓盐酸 B. 浓硫酸 C. 氢氧化钠 D. 氯化钠
7.
下图是某些食物的近似pH,呈碱性的是()

A. 2.4 B. 3.3 C. 6.5 D. 9.1
8.
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定量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温度没有明显变化;过滤,向滤液中通入CO2,有沉淀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 一定没有氧化钙     B. 一定有氢氧化钙
C. 一定有碳酸钙 D. 可能有碳酸钙
9.
钾肥能增强作物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Na2SO4B.KClC.NH4HCO3D.Ca(H2PO4)2
10.
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元素B.分子C.原子D.单质
11.
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新标准,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是(  )
A.二氧化氮B.氮气C.一氧化碳D.PM2.5
12.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过滤
13.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将43.75g石灰石(杂质SiO2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放入一定质量的某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得到114g滤液,再向其中加入163.5g水,结果就得到了10%的溶液作为路面保湿剂.计算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选择题(共14题)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点B和点D的坐标分别为(m,0),(n,4),且m>0,四边形ABCD是矩形.

1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点B和点D的坐标分别为(m,0),(n,4),且m>0,四边形ABCD是矩形.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点B和点D的坐标分别为(m,0),(n,4),且m>0,四边形ABCD是矩形.

17.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18.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19.

在新中国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素尔兹·伯里的笔下,它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笔下,它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它”是(    )

20.已知:不等式 {#mathml#}2x3{#/mathml#} ≤2+x
21.

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22.

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23.

如图,直线ι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若点A(3,m)在直线ι上,则m的值是(   )

24.

如图,直线ι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若点A(3,m)在直线ι上,则m的值是(   )

25.甲、乙两位同学参加物理实验考试,若每人只能从A、B、C、D四个实验中随机抽取一个,则甲、乙两位同学抽到同一实验的概率为{#blank#}1{#/blank#}.
26.

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具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意义是(    )

27.

修水是毛泽东等1927年9月在湘赣边界领导的南昌起义的策源地之一。

错误:{#blank#}1{#/blank#};改正: {#blank#}2{#/blank#}

4.填空题(共5题)

2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春暖花开,老师组织同学们到郊外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鸡蛋、面条、西红柿、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去污粉(有效成份为碳酸钠)等物品.
①从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挑选出能为人体提供较多维生素的一种食物是    (填写所选食物的名称),在大家所带食物中还缺少的一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是    (填营养素名称)
②携带过程中,不慎将装食盐、去污粉的瓶子混淆了.有的同学建议,用所带物品中的  (填所携带的物品名称)就可以将它们区分开来.
(2)葡萄糖(C6H12O6)的氧化可供给人体的活动和维持体温所需要的能量,其反应可表示为:C6H12O6+ 
O26CO2+6H2O+能量.
①请在方框内填上“数字”以完成该反应.

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葡萄糖中含有24个原子
B.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能量中,主要来自糖类
C.医疗上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葡萄糖溶液给病人输液以补充能量
D.葡萄糖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人体,则血液pH将增大.
 
29.
金属在生成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序号).
A.铁锅     B.铜导线    C.铝箔
(2)春季停止供暖后,暖气管道最好注满水以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3)废钢铁可回收重新冶炼,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4)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中收集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操作C的名称为   
②写出Ⅰ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Ⅱ加入适量的y时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金属A中的物质为   .此步反应的方程式为    
30.
水和溶液在学习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滴加少量洗涤剂后,就很容易洗净,说明洗涤剂具有     功能.
(2)水在实验室中有不同用途.
①如图甲为电解水的装置图,其反应方程式为   
②如图乙为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其中热水作用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2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4)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质量
溶液的质量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A.①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6.7%
B.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
D.④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比其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大.
31.
下列用字母表示的物质由H、C、O、Na、Cl、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A是单质,与B混合后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与B反应后溶液为黄色,则C的化学式为      
(3)D可在工业上制造洗涤产品,与B混合时需借助酚酞等指示剂来证明发生反应,则D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E溶液即可与B反应,又可与F溶液混合生成D,则E与B、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将两个反应后的所有物质到在同一个废液缸中,废液澄清透明,此时废液中的溶质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5)将固体G放入饱和F溶液中,溶液温度生高变浑浊,降到原温度后过滤,此时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2.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2)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3)汽车三元催化器中发生一个重要的反应,可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其反应过程的微观变化如下图:

①反应前后的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
②该反应中C与D的质量比是   (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5.实验题(共3题)

33.
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气体、验证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2)实验室制备的二氧化碳用D装置收集,则验满的方法是 
(3)E装置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4)F实验检验甲烷的成分,将内壁一半涂澄清石灰水、一半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
(5)若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其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洗涤    ②溶解 ③干燥 ④过滤
34.
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先关闭b,打开a、c、d,集气瓶中生成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NaOH与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此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2)小丽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关闭  ,打开  ,此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35.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Na2O2广泛应用于潜艇的呼吸供氧和CO2的去除”,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提出猜想CO2与Na2O2反应可能生成O2和Na2CO3。查阅资料
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CO2、H2O等物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②CO2既不与NaHCO3反应,也不溶于饱和的NaHCO3溶液中。
③Na2O2与稀盐酸反应时,生成NaCl、H2O和O2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进行实验

(1)实验时上述仪器正确的连接顺序为m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接口字母)。
(2)检验有氧气产生的方法是将_____________放在接口___________处(填接口字母);证明有氧气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有Na2CO3生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气体通过D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