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

(1)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I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Ⅰ中水从A转移到B中,体现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
②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试管D中气体的体积为n时,试管C中气体体积约为___.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或“=”).
②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3)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④→⑤可析出53.9g KNO3晶体
B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6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1)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I是电解水的装置.
①实验Ⅰ中水从A转移到B中,体现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
②实验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试管D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试管D中气体的体积为n时,试管C中气体体积约为___.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相同,则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乙(填“>”、“<”或“=”).
②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B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C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 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E 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
(3)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④→⑤可析出53.9g KNO3晶体
B 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 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6g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2.科学探究题- (共1题)
2.
氢化钙(CaH2)固体是一种储氢材料,登山运动员常用其作能源提供剂。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②钙和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成分的猜想)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的成分有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全部是氢化钙;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现有2.1g氢化钙样品,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操作、数据和结论)。

(查阅资料)
①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
②钙和氢化钙都能与水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氢化钙的制备)
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钙加热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制取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固定装置省略)。
(1)装置A中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中制取氢化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成分的猜想)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氢化钙样品的成分有下列两种猜想:
猜想一:全部是氢化钙; 猜想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现有2.1g氢化钙样品,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二是否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操作、数据和结论)。
3.推断题- (共1题)
3.
将化学反应进行分类有助于学习.
(1)甲物质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NaCl和H2O,甲物质可以是____、____(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物质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乙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填常温常压下不同状态的两种物质).
(3)A、B、C、D、E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①若图中E为一种酸,则反应A+B→C+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图中E不属于酸类物质,则反应A+B→C+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1)甲物质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NaCl和H2O,甲物质可以是____、____(填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上述转化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物质与O2反应生成CO2和H2O,乙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_(填常温常压下不同状态的两种物质).
(3)A、B、C、D、E 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

①若图中E为一种酸,则反应A+B→C+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图中E不属于酸类物质,则反应A+B→C+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计算题- (共1题)
4.
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和Fe2O3,且FeO与Fe2O3的质量比为9:20时,其催化活性最大.以Fe2O3为原料制备该催化剂时,可加入适量木炭粉,发生如下反应:2Fe2O3+C
4FeO+CO2↑.试计算应向160gFe2O3粉末中加入木炭粉的质量.

5.单选题- (共17题)
6.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催化剂只能催化一个化学反应 |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
C.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
D.如果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加热不会分解 |
7.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
A.
B. 
C.
D. 
A. 向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
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A.


C.


A. 向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
C. 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 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9.
三氧化铬 (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 (Na2Cr2O7)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
A.H2S | B.H2SO3 | C.H2SO4 | D.SO2 |
11.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镁的原子序数是12
B. 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 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 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第一周期 | 1H![]() | | |
第二周期 | 3Li![]() | 4Be![]() | 5B![]() |
第三周期 | 11Na![]() | 12Mg![]() | 13Al![]() |
A. 镁的原子序数是12
B. 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 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 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12.
香兰素(化学式为C8H8O3)存在于香草豆等植物中,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兰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每个香兰素分子中含有19个原子
C. 香兰素属于有机物
D. 香兰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A. 香兰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每个香兰素分子中含有19个原子
C. 香兰素属于有机物
D. 香兰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14.
化学家们正在探索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如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A.+2 | B.+3 | C.+4 | D.+6 |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会增加 |
B.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
C.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49%的硫酸,加水的体积与所取浓硫酸的体积一定相等 |
D.已知Mg(OH)2和MgO的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向10g该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固体全溶,所得溶液中MgSO4的质量一定为24g |
16.
右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t1℃时,NaCl和MgSO4的溶解度才相等 |
B.t1℃~t3℃,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C.在t2℃时,Mg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
D.把MgSO4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3℃降至t2℃时,有晶体析出 |
18.
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H+ |
D.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
20.
下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部分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是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H的物质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
B.燃料电池系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
C.水的分解反应需要吸收能量 |
D.该能量转化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使用 |
6.选择题- (共16题)
35.
1950年10月至1953年6月间,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落敌机330架,开创了喷气式飞机大规模空战的历史,在世界空战史、防空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你一定知道中国空军建立于( )年
36.
1950年10月至1953年6月间,年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共击落敌机330架,开创了喷气式飞机大规模空战的历史,在世界空战史、防空史上留下了辉煌篇章。你一定知道中国空军建立于( )年
7.填空题- (共2题)
38.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曾向地面发回的数量堪称史无前例的数据、“好奇”号火星车完成的火星物质成分分析,都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凤凰”号发回的照片上显示,火星上存在液态水.下列示意图可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填字母序号).

(2)“好奇号”火星车测得火星土壤中含硫和氯,这里的“硫”、“氯”是指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火星大气各成分含量如图所示,其中与地球大气所含成分相同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星上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镁资源.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火星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下表所列作物较适宜在火星种植的有__(填字母序号).
(1)“凤凰”号发回的照片上显示,火星上存在液态水.下列示意图可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__(填字母序号).

(2)“好奇号”火星车测得火星土壤中含硫和氯,这里的“硫”、“氯”是指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3)火星大气各成分含量如图所示,其中与地球大气所含成分相同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火星上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碳和镁资源.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生成氧化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火星的土壤呈弱碱性.如果火星具备作物生长的条件,下表所列作物较适宜在火星种植的有__(填字母序号).
作物 | A.芦笋 | B.草莓 | C.萝卜 | D.马铃薯 |
适宜生长的pH | 5.5~7.8 | 5.5~6.5 | 5.0~8.0 | 5.6~6.0 |
39.
金属是人类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锌片、铜片、稀硫酸、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5种物质,某同学欲探究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择的一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溶液C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铜锈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10%,固体F的质量是1.28g,则铜锈中含Cu的质量分数是
__(结果精确至0.1%).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有锌片、铜片、稀硫酸、硫酸锌溶液和硫酸铜溶液5种物质,某同学欲探究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择的一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以铜锈为原料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且不含铜元素.图中部分物质略去).

①溶液C中所含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铜锈中Cu2(OH)2CO3的质量分数是10%,固体F的质量是1.28g,则铜锈中含Cu的质量分数是
__(结果精确至0.1%).
8.实验题- (共2题)
40.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当伸入集气瓶的导管口气泡 放出时,才可以收集氧气.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
(2)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 和氯化氢等杂质气体,可分别用C、D装置除去,则C、D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接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 (填“>”、“<”或“=”)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当伸入集气瓶的导管口气泡 放出时,才可以收集氧气.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
(2)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含有 和氯化氢等杂质气体,可分别用C、D装置除去,则C、D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用接口字母表示).
(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 (填“>”、“<”或“=”)7,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1.
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其中装置甲的试管中盛有固体粉末A,分液漏斗中盛有足量溶液
A. (1)若装置乙中水下有少量白磷,实验时将B滴加到A中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止水夹,则乙中有气泡冒出,白磷不燃烧;关闭止水夹,则乙中的现象是 ,且白磷燃烧. ①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关闭止水夹前后,白磷产生现象差异的原因是 . (2)若A为碳酸钠,B为稀硫酸,装置乙中有少量无色溶液.将过量的B滴入A中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的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不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请推测乙中溶液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