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3题)
1.
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与运用场合吻合的是( )
A.高炉炼铁2Fe2O3+3H2SO4═Fe2(SO4)3+3H2O↑ |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H2CO3 |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胃酸过多NaOH+HCl═NaCl+H2O |
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2Fe+6HCl═2FeCl3+3H2↑ |
2.
下列关于C+O2
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C.反应前后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
D.6g的碳在20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6g |
4.
高纯度硅(Si)是现代电子信息工业的关键材料,其中一个生产环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Cl4+2H2
Si+4HCl,此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 B.复分解反应 | C.置换反应 | D.分解反应 |
5.
下列是小强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中的化学 | B物质的结构 |
①新装修屋内主要污染物﹣﹣甲醛 ②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CO2 ③煤气中毒的原因﹣﹣CO | 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②金刚石是由金原子构成的 ③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 |
C化学中的守恒思想 | D物质的俗称 |
①加水稀释前后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 ③参与反应物质总质量等于生成物总质量 | ①Na2CO3:小苏打 ②C2H5OH:酒精 ③CaO:熟石灰 |
A.A | B.B | C.C | D.D |
6.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A.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B.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分子压缩后体积变小 |
C.水通电能产生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氧分子 |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因为它们组成的元素不同 |
7.
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 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 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氧化物
D.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A. 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 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 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氧化物
D.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8.
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 | 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
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 |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10.
下列是小可同学进行的实验操作及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A | 取少量浓氨水滴入无色酚酞溶液中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分子在做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 |
B | 用灯帽盖燃着的酒精灯 | 火焰熄灭 | 降温可以灭火 |
C | 将浓盐酸与大理石混合后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变质 |
D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
A.A | B.B | C.C | D.D |
12.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 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 t2℃时,将1g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 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A.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为b>a=c
B. 将t2℃时a的饱和溶液150g降温到t1℃时,析出溶质30g
C. t2℃时,将1ga物质加入到2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3g不饱和溶液
D. 要从含有少量c的a溶液中得到较多的a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
B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点燃 |
C |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
D | 除去FeSO4中的CuSO4 | 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 |
A.A | B.B | C.C | D.D |
2.选择题- (共2题)
14.问题和新矛盾,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和发展,对基层政府来说尤为紧迫。以政府依法行政为主题,下列选用的材料有误的是( )
①引进外资,特事特办,税收优惠
②简除烦苛,责任清单,禁察非法
③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和谐农村
④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守法诚信
15.问题和新矛盾,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和发展,对基层政府来说尤为紧迫。以政府依法行政为主题,下列选用的材料有误的是( )
①引进外资,特事特办,税收优惠
②简除烦苛,责任清单,禁察非法
③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和谐农村
④职能科学、权责法定、守法诚信
3.填空题- (共4题)
16.
传统干电池在日常生活中有多方面的应用,如图显示的是干电池的内部构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的一种装置;
(2)图中信息说明在干电池制造材料中,至少涉及到___种元素的单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写化学式);
(3)糊状A物质的成分之一是氯化铵,请你写出该物质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捋此糊状物与热的浓烧碱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的一种装置;
(2)图中信息说明在干电池制造材料中,至少涉及到___种元素的单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有____(写化学式);
(3)糊状A物质的成分之一是氯化铵,请你写出该物质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捋此糊状物与热的浓烧碱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
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水、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分别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常温下就会与氧气反应而变质,也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提出猜想]
猜想一:金属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有铜生成
[实验及现象]
实验探究
(1)实验室里通常把金属钠浸泡在煤油里保存,将试剂瓶的金属钠块用镊子夹出来,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轻轻切开厌色金属钠块,新切开的金属面能够看到明显的银白色光泽,但是很快光泽就消失。将金属钠切出绿豆般大小的一粒,投入一个盛有半杯水并且加了几滴酚酞试液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响,不断减小至最终消失烧杯内的水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____现象,由此判断猜想一正确,试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反思]
(2)从以上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金属钠许多的物理性质请写出其中的三条:______。
实验探究二: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
(3)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______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二正确。
[实验反思]
(4)实验中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5)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
(6)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请你设计实验方案:______。
[查阅资料]
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常温下就会与氧气反应而变质,也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提出猜想]
猜想一:金属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会有铜生成
[实验及现象]
实验探究
(1)实验室里通常把金属钠浸泡在煤油里保存,将试剂瓶的金属钠块用镊子夹出来,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轻轻切开厌色金属钠块,新切开的金属面能够看到明显的银白色光泽,但是很快光泽就消失。将金属钠切出绿豆般大小的一粒,投入一个盛有半杯水并且加了几滴酚酞试液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有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响,不断减小至最终消失烧杯内的水变成红色。
[实验结论]
(1)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____现象,由此判断猜想一正确,试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反思]
(2)从以上实验现象中可以看出金属钠许多的物理性质请写出其中的三条:______。
实验探究二: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 钠块大小 | 硫酸铜溶液 |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
① | 绿豆大小 | 稀溶液10mL | 产生蓝绿色沉淀 |
② | 绿豆大小 | 浓溶液10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③ | 豌豆大小 | 稀溶液10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
④ | 豌豆大小 | 浓溶液10mL |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
(3)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______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二正确。
[实验反思]
(4)实验中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5)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
(6)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请你设计实验方案:______。
18.
以下都是初中化学经常做到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实验室要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把操作顺序补全:③-___-①填数字序号);
(2)若在操作步骤⑤时,量筒中有部分液体洒出,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填“不变“偏低”或“偏高);
(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中是空气):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4)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三)中学生应该更多地了解社会,关注环境问题。某兴趣小组在浑河取得水样后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为5。
(5)这说明该水样呈____(填酸”、“碱”或“中”)性,请简述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的方法:____。
(四)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6)取两套相同的装置分别放入干燥的铁丝和潮湿的铁丝。将两套装置都进行如下操作:打开K1和K2,从K1处通入氧气,使瓶中充满氧气后关闭K1和K2一段时间后对比观察铁丝的变化。两组实验对比的目的是:______。
(一)实验室要配制50g10%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请把操作顺序补全:③-___-①填数字序号);
(2)若在操作步骤⑤时,量筒中有部分液体洒出,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填“不变“偏低”或“偏高);
(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中是空气):

(3)热水的作用是______;
(4)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三)中学生应该更多地了解社会,关注环境问题。某兴趣小组在浑河取得水样后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为5。
(5)这说明该水样呈____(填酸”、“碱”或“中”)性,请简述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的方法:____。
(四)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研究铁生锈的条件。

(6)取两套相同的装置分别放入干燥的铁丝和潮湿的铁丝。将两套装置都进行如下操作:打开K1和K2,从K1处通入氧气,使瓶中充满氧气后关闭K1和K2一段时间后对比观察铁丝的变化。两组实验对比的目的是:______。
19.
2018年初春的某日,X先生进入一生鲜超市,要买一些菜。在看到要买的苦瓜的标价为7.3元/市斤之后,X先生忍不住问了售货员一句话“难道这苦瓜是长在猪身上的吗?”售货员笑笑说:“差不多吧。”这段简短的对话,引发了身后一位陌生的大眼睛美女的质疑。她有些惊奇地询问X先生:“你为什么会这么问?你怎么就想到了猪呢?”X先生有些愕然,迟疑了一下,微笑着回答“不好意思啊,我说话经常不过脑子,喜欢胡说八道,你别见怪啊。”回家之后,X先生好好调查研究了一番,终于得到了一个结论-苦瓜不可能是长在猪身上的。
(调研成果)
(1)苦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常常被当成一种蔬菜食用。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蔬菜类食物给人类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而作为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猪提供给人类的各种食材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
(2)苦瓜干具有如下功效:消暑清热解毒健胃。制备一斤苦瓜干需要四斤左右去瓤的新鲜苦瓜做原料。这个数据说明新鲜苦瓜所含的物质重量组成中,___(填化学式,下同)占据了一大半。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植物细胞壁的构成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它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如果将苦瓜干在足量空气中充分灼烧,主要的燃烧产物应该是___。
(思维拓展)
(3)苦瓜干的主要构成物质纤维素主要是由苦瓜叶中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的产物,在植物体内进一步发生的复杂变化而来。处于源头的这个化学反应,首先完成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
(4)小明家的冰箱里某食品袋的底部,发现了少许外观上肉眼难以分辨的碎末,妈妈很肯定地判断这是刚刚买来不久的苦瓜干或者牛肉干掉到那里了,但到底是什么却说不上来。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小明鉴别出来吗?请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各一种来鉴别。
物理方法:______
化学方法:______
(调研成果)
(1)苦瓜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的果实,常常被当成一种蔬菜食用。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蔬菜类食物给人类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而作为肉食的主要来源之一,猪提供给人类的各种食材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
(2)苦瓜干具有如下功效:消暑清热解毒健胃。制备一斤苦瓜干需要四斤左右去瓤的新鲜苦瓜做原料。这个数据说明新鲜苦瓜所含的物质重量组成中,___(填化学式,下同)占据了一大半。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植物细胞壁的构成物质主要是纤维素,化学式为(C6H10O5),它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如果将苦瓜干在足量空气中充分灼烧,主要的燃烧产物应该是___。
(思维拓展)
(3)苦瓜干的主要构成物质纤维素主要是由苦瓜叶中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的产物,在植物体内进一步发生的复杂变化而来。处于源头的这个化学反应,首先完成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
(4)小明家的冰箱里某食品袋的底部,发现了少许外观上肉眼难以分辨的碎末,妈妈很肯定地判断这是刚刚买来不久的苦瓜干或者牛肉干掉到那里了,但到底是什么却说不上来。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小明鉴别出来吗?请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各一种来鉴别。
物理方法:______
化学方法: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